配送|1小时到不了的淘鲜达 被撕裂的阿里同城零售


配送|1小时到不了的淘鲜达 被撕裂的阿里同城零售
文章插图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IT时报(ID:vittimes),作者:江丽雯 孙妍,编辑:郝俊慧 挨踢妹 ,创业邦经授权转载,图源:摄图网。
今年7月,淘鲜达曾迎来一次改变的机会。阿里调整组织架构,将基于地理位置服务的三大业务,即高德、本地生活和飞猪组成生活服务板块,由俞永福代表集团分管,而原本负责包括淘鲜达在内的同城零售事业群的李永和,担任其中的本地生活事业群总裁。这意味着,原本业务有部分重合的同城零售和本地生活有望摊降成本、共享资源。
此事发酵数日后,李永和(老鼎)引咎辞职,俞永福紧急接手。然而,阿里对本地生活业务的整合是否再度调整?被“丑闻”撕裂的同城零售团队,又要如何缝补这道阿里价值观与商业利益间的认知裂缝?
曾经的1号工程,阿里的难以承受之重。
01采访人员调查“一小时达不了”的淘鲜达打开手机淘宝,淘鲜达占据着宝贵的首页入口,点击进入,“30分钟达”“一小时达”的宣传语挂在醒目的位置。即时配送,这是淘鲜达为线上用户和线下商超牵起的“红线”,可现实中,却可能是半日达、一日达,甚至永远不达。
今年4月22日,苏宁旗下商超家乐福入驻淘鲜达。2021年上半年,经历生死竞速后,苏宁董事长张近东辞职,大润发原董事长兼CEO黄明端出任苏宁董事长。家乐福也因此和大润发、盒马一起,成为用户在淘鲜达中的可选项。
8月初的某个工作日16点,《IT时报》采访人员来到上海南部一家家乐福超市的到家服务拣货仓库,墙上的屏幕中滚动苏宁作业监控雷达信息,左侧是待拣选单,来自饿了么、美团、苏宁易购和淘鲜达,右侧是待接订单,除了一单之外,全是淘鲜达,最早的一单期望送达时间为9:45。
“冷柜里还有三单也是淘鲜达的,滞留最久的是昨天的单子。”仓库拣货员指着一旁的冷柜对采访人员说道。
这并非偶然。采访中,理货员向采访人员吐槽,号称一小时达的淘鲜达,常常因为无人配送变成半日达、次日达,或者直接被取消。
7月24日、25日,“烟花”来袭,淘鲜达来的订单几乎都没人送,冷柜和架子都被塞满了。该家乐福电商部负责人李明(化名)清楚记得,25日那天,淘鲜达共收到30个订单,22单都做了退单处理,平时,十几单中也得退个四五单。送不掉的订单只能拆掉包装放回原位,而一些不能二次销售的生鲜,超市只能向平台报餐损,由平台补偿实际销售额。
“给我们增加了不少工作量。”李明抱怨,自从接入淘鲜达以来,超市的客户投诉率直线上升。
02多出来的“尴尬两公里”为何骑手如此“不待见”淘鲜达?当“系统”对骑手的每一秒都算得清清楚楚时,淘鲜达的“一小时达”又为何会出现如此大的时效偏差?
“3公里外的订单配送不合算。”多位家乐福和大润发的淘鲜达配送人员告诉采访人员,和饿了么、美团和苏宁易购主打3公里配送不同,淘鲜达的配送范围是5公里。
“5公里送一趟,有时候来回超过1个小时,买的常常是大桶水、食用油这些,爬个楼难免会延迟。”一位家乐福的淘鲜达骑手对《IT时报》采访人员表示,淘鲜达、饿了么到家的订单都会出现在饿了么配送系统里,和普通外卖单一起分配,所以他们常常会在3公里内同时送超市到家单和外卖单,但现在淘鲜达多出的两公里范围,拉长了他的整个配送时间,却没有额外奖励。
正因如此,骑手往往不愿接淘鲜达订单。如果被站长直接分配,由于不像饿了么外卖单有明确的奖惩机制,延时配送、拒绝配送,便成为骑手不得已时的“沉默反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