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送|1小时到不了的淘鲜达 被撕裂的阿里同城零售( 二 )
“有时骑手不想来取货,就跟用户谎称是超市退货了。”家乐福工作人员对此也颇为无奈。
尴尬两公里背后,是阿里多年本地生活领域割裂的印证。2020年4月前,阿里线下新零售分为两个版块:同城零售和本地生活。据《晚点》报道,在阿里内部,有“区域零售、本地零售、同城零售”的说法,分别对应全国范围的淘宝天猫、以人为中心3公里范围的本地生活以及以城市为单位的同城零售事业群。
两项业务,一个出发点是人,另一个出发点是城市,必然在商业逻辑上有根本不同。
如今,当阿里要基于地理位置服务(LBS)将其整合时,产生的不适感会传导至每一个执行者身上。至少从目前来看,两者的磨合还在继续中。
03难复制的大润发目前,阿里“到家”服务能够彻底改造的只有阿里系商超,而在物流上不惜成本地配置专送团队的,有且只有大润发、盒马这些“亲儿子们”。
跟“新人”家乐福相比,大润发是淘鲜达上的“老人”。离家乐福不远的一家大润发里,到处悬挂着“一小时达”的红色广告标语,店门口是清一色的蓝色大润发淘鲜达专属配送团队。
大润发完全复制了盒马式自动拣货系统,每个超市区域内的工作人员将自己所在区域的商品放到相应的订单编号包里,由空中传送链条集中传到拣货仓库进行打包,再由专属配送员配送。
物流投入也是“大手笔”,据该大润发新零售负责人透露,大润发会承包所在区域的一个饿了么站点,该站点外卖员只配送大润发的到家单,包括淘鲜达、饿了么等平台,不能接“私活”。
一位大润发骑手告诉采访人员:“一个站点分为两个配送团队,我们团队一共48人,服务5公里内的西片区和北片区,另一个团队是东片区和南片区。淘鲜达的单量相对稳定,全职配送员月收入在一万元左右。”
如果据此计算,一个大润发大型超市需要配备近百名专职骑手,每月支出的配送费接近100万元。
大润发母公司高鑫零售2020年全年财报显示,大润发线上店在一线城市日均单量超2000单,而到了2021年第一季度,所有一小时达业务的店日均单量已近1100单,客单价为人民币68元。
以采访人员所在的上海为例,按店日均单量2000单,客单价68元计算,淘鲜达“一小时达”月销售额为 408万元。按照前文百万元配送费计算,淘鲜达业务的配送费占该业务销售额的25%,但实体零售渠道利润微薄,高鑫零售(大润发+欧尚)2020年毛利率只有25.5%。
更何况,阿里控股的高鑫零售,已经和阿里零售系统深度整合了供应链,其他入驻淘鲜达的商超难以复制,因此配送成本可能更高。据采访人员了解,除“一小时达”外,大润发还会承接天猫超市半日达的供给,统一打包后交由司机运到15公里内的相应配送站点,但这并不能分担一小时达的配送成本。
# 深度阅读 #淘鲜达的“内忧外患”
2017年,淘鲜达上线,比阿里“宠儿”盒马还早两年。然而,4年过去,零售圈内鲜有人知其存在,多位提供到家服务的圈内人直言,此前从未听说阿里有此项服务,用户更难厘清淘鲜达与饿了么到家、盒马以及天猫超市的区别。
淘鲜达是阿里在提出新零售概念后,为线下商超提供的在线服务,让用户在家便可以购买附近商超的商品,并提出“一小时达”的口号。简而言之,是商超版“外卖”。
上线4年,淘鲜达始终占据淘宝入口位置,但发展状况却十分尴尬。外部,在与京东到家、美团闪购正面竞争中式微,内部,与饿了么到家业务有交叉,合作商户数量远不及“兄弟”。
综合多方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3月,本地零售商超O2O中,京东到家以25%的市场份额位列第一,上线11万家门店,覆盖超1500个县区市,年成交额超280亿元。美团闪购有小几十万家门店,2019年年成交额已达几百亿元。饿了么在2020年双11披露,全国有近800家连锁商超的4万家门店上线。
推荐阅读
- 网站|外媒:乌克兰政府网站遭到大规模网络攻击
- 冰块|黑龙江女子网上买小金鱼,到货之后冻成冰块,网友:起锅烧油吧
- 智慧销售|国务院:加快优化智能化产品和服务运营,培育智慧销售、无人配送、智能制造、反向定制等新增长点
- 弹幕|弹幕文化发展至今,内容形式即将来到图片阶段
- 以旧换新|从创新产品到升级服务 京东电器年货节以“后背”担当谱写守护篇章
- 买家|网购到底有多不靠谱?看完网友分享的这10张照片让你知晓一切
- 建言|“泽平宏观”公众号已搜不到,建言文章违规无法查看
- 物品|寄国际快递会被“抓起来”?这些物品千万不要邮寄到国外
- 百度竟然出了一款良心产品?
- 广告词|致敬拼多多?淘特频繁抄袭拼多多,是否意味着阿里的创新到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