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泌|李泌历经四朝,为何皇帝们对他始终信任?李泌:一般人还真学不来( 二 )


他这个皇位是自己先斩后奏得来的 , 虽然事后得到唐玄宗的默认 。但是其他几个皇子也都是虎视眈眈 , 只有先攻下长安 , 才能名正言顺 。
李泌的着眼点不同 , 他是着眼于唐朝其后的长治久安 。
结果大家都知道了 , 安史叛军历时八年才被平定 , 而此后又因为平叛不彻底而产生的藩镇之祸已成为大唐此后的顽疾之一 。
在灵武时期 , 李泌始终一席白衣 , 侍从在其左右 。两人出行 , 众人皆指着说道:"黄衣为圣上 , 白衣是隐士 。"至于李泌为何执意白衣出仕 , 其实这也是圆滑智慧的一面 。让他得以施展自己的才智而不过早的陷入内部争权夺利的旋涡之中 。
李亨对李泌的信任和两人之间的亲密关系还是遭到了别人的妒忌 。权臣崔圆和李亨的亲信宦官李辅国就对李泌十分的猜忌 。对此李泌心知肚明 , 所以在唐军收复两京之后 , 李泌执意的决定离开 , 避入南岳衡山修道 。
不久之后 , 唐肃宗李亨去世了 , 太子李豫即位是为唐代宗 。李豫对于李泌的才学也很是钦佩 , 一度请他出山 。不仅强迫他吃肉 , 还为他操办婚事 。
但是此时朝中宰相元载、常衮先后猜忌李泌 , 把李泌排挤出朝堂之上让他在地方上任职 。对此 , 李泌淡然处之 , 虽然和长安相隔千里 , 但是代宗每有疑难 , 必然会问及李泌的意见 , 李泌也言无不尽 。
3、德宗朝的力挽狂澜
公元779年(大历十四年)五月 , 李适即位 , 这便是唐德宗 。但是他此时接手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帝国 。外有吐蕃咄咄逼人 , 已经攻陷河西、陇右之地 , 西域都护府和大唐联系断绝 。内有藩镇割据一方 , 不听唐皇室的号令 。
唐德宗有心恢复 , 急于解决藩镇问题 , 但是方法手段错误 , 从而导致叛军四起 。即位之后的两年内连续爆发了"四镇之乱"、"泾原兵变"、"奉天之难"等一系列藩镇兵变 , 长安为朱泚占据 , 唐德宗被迫逃往梁州(汉中市) 。
在梁州 , 唐德宗想起了李泌 , 这位自己爷爷和父亲都交口称赞的人才 , 他派人紧急召李泌前来参赞 。此时李泌已经年近60多岁了 , 本来已经在衡山避世修炼 , 一听唐德宗召唤 , 千里赶赴梁州 。
李泌|李泌历经四朝,为何皇帝们对他始终信任?李泌:一般人还真学不来
文章图片

李泌剧照
在梁州 , 唐德宗为了收复长安 , 他病急乱投医 , 联系吐蕃承诺如果吐蕃派兵协助收复长安 , 就割让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给吐蕃 。吐蕃原本就对西域垂涎三尺 , 有此好事就一口答应了 。
但是吐蕃大军出兵后只为沿途抢掠 , 还只走到一半的路程就以天气炎热为由驻足不前 。吐蕃的举动让唐德宗无可奈何 , 最后还是靠各地增援赶来的唐军收复了长安 。
而当吐蕃使者前来索要西域的时候 , 唐德宗为了息事宁人 , 居然准备把西域割让 。
这时 , 李泌到了 。他一听此事 , 马上就一口否决 。并且苦口婆心地劝诫唐德宗:
安西、北庭控扼西域五十七国及十姓突厥 , 以分吐蕃之势 , 使之不能东侵 , 奈何拱手与之!且两镇将士 , 困守孤城二十年忠心不改 , 现国家无褒奖 , 却弃之而去 , 天下何守?!更何况 , 吐蕃观望不进 , 阴持两端 , 大掠武功等地 , 受赂而去 , 何功之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