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腾讯的零售梦到底有多野?( 二 )


目前看来,这个策略非常成功,不仅帮助京东拥有了与阿里一较高下的机会,也让中国电商第三极——拼多多在微信生态中走了出来。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天猫的市场份额达到50.10%,较上年(53.5%)有所下降,京东的市场份额为26.51%,也较上年有小幅变动;值得注意的是,拼多多的市场份额由2018年的7.8%上升至2019年的12.8%,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品尝到京东、拼多多带来的甜头后,腾讯将这个打法复制到了更多领域,如今成长起来的互联网巨头滴滴、美团等无一漏过。
特别是从2017年提出“智慧零售”概念后,腾讯开始大力押注零售业。一方面,腾讯密集投资线下零售实体,包括永辉、海澜之家、步步高、每日优鲜等,形成了庞大的腾讯阵营;另一方面,又通过提供数字工具链接更多消费零售小B企业。
这套“企业投资+数字化助手”的组合拳,使腾讯得以在消费零售行业站稳脚跟,并形成了规模效应。
近两年,腾讯在消费零售领域的投资也不再集中线下实体零售业态,而是向着新消费赛道逐渐倾斜。不论是新式茶饮“喜茶”,还是咖啡品牌“Tims”,又或是宠物消费赛道的“宠物家”,都能看到腾讯的身影。
据媒体不完全统计,综合天眼查、IT桔子等平台数据发现,腾讯近3年累计在新消费领域投资16笔,今年上半年已披露的投资金额累计超130亿元;从投资轮次看,腾讯不再专注成熟、在行业有一定规模的企业,而是从Pre-A轮到F轮企业均有覆盖。
2布局新生意今天的腾讯,已经依靠投资获得了丰厚的账面回报,其中,有15家被投公司创造了超过10亿美金的回报,有6家被投公司创造了超过50亿美金的回报,还有1家被投公司创造了超过100亿美金的回报;2020年,来自腾讯投资公司的收益就达到695亿元,约占腾讯公司全年营收的14.42%。
就连腾讯投资管理合伙人李朝晖都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投资给腾讯提供了很多向新领域扩张的机会和可能性,最典型的案例是电商。如果没有投资,腾讯很难进入这个领域。”
实际上除了做“投资人”,腾讯在消费零售领域,早有了周详计划。
有业内人士将腾讯在该领域的布局总结了三个方向:消费升级的机会、消费市场的结构性机会和科技型零售企业。
自2018年提出“智慧零售”概念以来,腾讯就树立了深入消费零售业的决心。除了对外投资,腾讯更擅长的是用数字化工具链接消费零售场景,实现人、货、场的融合。
用马化腾的话说,“腾讯不做零售,甚至不做商业,只做底层,把机会让给所有的合作伙伴。”但很显然,腾讯并非真的不做零售,而是不上手前端具体业务。
在提倡智慧零售、消费零售业数字化升级的今天,腾讯的目标是扮演“水电煤”这类基础设施。在融合社交、内容、电商、会员等多种零售业态的私域场景,腾讯希望成为帮助消费零售业线上线下一体化私域运营的工具。
今年7月,腾讯发布了“千域计划”,腾讯智慧零售副总裁陈菲认为,后疫情时代零售行业的数字化进程将加速,消费零售业私域建设从品牌“必选项”迈入“基础建设”的关键阶段,腾讯将为品牌商家针对性地提供政策、商业、市场和培育等方面的助力。
对于腾讯,这是一门新生意;对于零售赛道而言,这或是一个能够重构零售企业新增长格局的万亿新蓝海。
企业微信数据显示,截止2020年底,已有550万家企业去重服务了4亿私域用户;到今年7月,微信生态中更是诞生了首个微信小程序GMV破百亿零售企业,和20家GMV超10亿、 80余家GMV过亿的企业。
而腾讯的愿景是,在私域生态中打造十个百亿、五十个十亿和两百个过亿的商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