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腾讯的零售梦到底有多野?( 三 )


3深入阿里腹地,“新”零售之变?消费零售业不止是腾讯重点布局领域,更是阿里核心业务根据地。
虽说阿里入局比腾讯早,但近些年后者追赶的步伐非常快,到现在几乎与阿里旗鼓相当了。
2018年,招商证券发布的一份阿里、腾讯新零售图谱可以看到,两家企业在投资业态上基本没有大的差异,主要集中在创新型跨界超市、生鲜社区、杂货店便利店、连锁体验店、以及无人零售。
而从双方实力比拼看,根据知链数据,两者也势均力敌。
【 投资|腾讯的零售梦到底有多野?】区别在于,阿里的投资仍然是以阿里巴巴为核心,向外层层拓展;腾讯更像是在画同心圆,形成了腾讯、京东、永辉多中心格局,以局部“团战”方式迎敌,即以资本关系为纽带,串联起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各方通力合作、共同发展。
在这个发展思路之下,一向以社交、游戏见长的腾讯,在高举产业互联网大旗的同时,已经悄然在消费互联网领域有了非常深的布局,直击阿里腹地。
除了通过投资布局,阿里提倡的新零售和腾讯要做的智慧零售都强调消费零售线上线下一体化,这就给了两家企业发展数字化工具,帮助线下企业在营销、管理、供应链等领域实现数字化转型的机会。
无论是阿里,还是腾讯,都依托自己的云技术,建立了一套打通零售线上线下全渠道销售的能力。只不过,阿里看起来提供的解决方案更加全面,再加上多年在消费零售领域的积累,底层数据系统更完善;而腾讯更加开放包容,一些解决方案多数是与外部企业合作开发。
商家在实际选择时,很难简单判断孰优孰劣,更多还是考虑两大企业提供资源的需求匹配度。整体而言,差别并不大。
投资让腾讯有了切入更多赛道、持续获取流量的机会,就连马化腾都曾在一次内部诊断会上表示,资本是除流量之外,腾讯的另一个核心能力。
随着腾讯在消费零售领域深入布局,有声音认为这是腾讯对于阿里的一场抗衡。
但在2018年8月,李朝晖接受采访时否认,腾讯大手笔投资线下是应对阿里的策略。“我们认为传统行业和互联网之间的结合和渗透,所带来的商业机会将是长期的。以后没有线下,一定是线上线下的结合。”他说。
但受外部环境影响,阵营之间的壁垒也逐渐被打破。
8月初,阿里巴巴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就对外释放了“友好合作”的信号,他表示,“互联是互联网的初心,开放是数字生态的基础,平台之间的大循环能产生的社会价值,一定远远大过在单一平台内的小循环。平台间如果能够互联互通,肯定会带来新的改革红利。”
只是,生态互通后,两家企业如何保障各自阵地不被侵蚀,成为了必须思考的问题。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