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的「供给侧改革」( 三 )


很明显,百度想让搜索引擎具有订电影票、酒店能力,还想让搜索能帮用户找到律师、医生和心理咨询师。而这背后就是现在百度 App 力推的服务化和人格化战略。
百度|搜索的「供给侧改革」
文章插图
沈抖|百度万象大会2021
服务化其实就是给用户闭环的服务。而人格化简单来说,就是在知识和服务背后有足够专业的人,才能真正更好地去帮助用户解决问题。沈抖说「百度是一个老百姓过来寻找解决方案的地方,而专家、专业机构能够提供最完善的解决方案。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创造价值的过程。」
在沈抖看来,服务化和人格化这两个战略从根本上来说,就是持续增加整个生态的供给。
这次「供给侧改革」会成功吗?从百度的内部生态和更宏观的外部生态来说,看起来都是对百度有利的。
平晓黎曾经说「百度 App 想打造的是一个为用户连接世界的能力,这个连接能力又能帮用户完成需求的闭环满足。」在这个愿景之下,账号体系的完善是生态的重要一环,以此形成的用户画像能够让搜索变得更加个性化,提升用户体验。
而开源的百度智能服务小程序,提供了不可稀缺的生态能力支撑,并在给百度打开更多的可能性。在万物互联时代,服务场景会碎片化。也能看到百度智能小程序,其实也考虑到了这一点,它不单单只在百度 App 上运行,还能够在智能汽车、智能硬件上跨终端和设备上运行。
另一方面,外部生态也在完善,这给百度的供给侧改革提供了很好的外部环境,就像沈抖所说「今天的社会物流、支付体系以及信用体系已经非常成熟,整个互联网服务环境更加友好,用户获取服务也比以前更加容易。」
但是,百度还是面临不小的挑战。一方面用户对于百度搜索引擎工具的认知太强烈了;另一方面,服务化战略要求百度自身能力的演进,甚至需要平衡好自身的核心与边界。
百度 App 近期的一系列动作,其实也在试着去解决第一个问题,借助新代言人,改变大众的认知。而第二个问题,也看到百度在「卷起裤腿」,亲自下场,通过自建、共建和聚合的方式在垂类服务上的「精耕细作」。
从数据上看,截至 2021 年 6 月,百度 App 月活跃用户数达到 5.8 亿,日登陆用户占比达 77%,均保持环比增长态势。
看起来,更大的生态盘子也能够给服务化和人格化这两个战略的深入,提供更大的支撑。同时也给百度 App 提供了更多商业变现的可能性,也有机会带来更加良性的商业模式。沈抖曾说过「原来只有广告收入,现在我们要靠电商、靠直播、游戏。」
一季度,百度非广告收入同比增长 70%,并且看起来这种趋势未来还会更明显,而具体到百度移动生态,服务化能够让百度移动生态获得更多变现途径,百度正在更多地赚「服务」的钱。
而百度搜索托管页的上线,也在更好地平衡了用户与广告主的交互体验,第二季度托管页收入占百度核心在线营销服务收入比例进一步提升至 40%。
看起来,百度搜索在向「大系统最优」方向转变,「有为」的方向对了。我觉得这个事情本身提供了很好的一个观察视角,从遇到问题到想清问题再到开始解决问题,对百度搜索业务的复盘,是个值得研究的案例。
因为它印证了企业最终要解决自己的问题,必须要先解决用户的问题。要在正确的地方「有为」,「有为」才能改命。
【 百度|搜索的「供给侧改革」】本文作者:张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