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块|复盘:在线教育业务的电商板块的运营与发展
编辑导语:在进行某个模块或某项业务的运营设计时,运营人员需要在不同阶段,针对用户的特点,结合一定流量渠道和数据分析来搭建相应的运营方案。本篇文章里,作者结合其电商板块的运营实践,从思路设计、过程搭建、经验教训等方面进行了总结,一起来看一下。
文章插图
2019年我加入一家在线早教公司,负责电商板块的整体运营。本文梳理了电商板块的 0-1 的发展过程。
电商业务成立后不久,我就加入了团队。最初负责板块内的 UGC 活动,后续负责电商板块内的所有营收活动,并参与产品前台、后台工具共建,直到 2020 年离开项目。
本文梳理了板块运营过程中的相关流程与心得体会。
一、整体思路公司的主业务是在线早教,类似于传统在线教育的获客模式。通过微信公众号裂变等方式,获取低价体验课学员,然后通过社群的方式,引导转化正价课,正价课分为半年卡、年卡、三年卡,都需要通过 App 完成内容学习。
根据 App 的使用数据统计,正价课付费用户 App 的使用频次和使用时长都比较理想,而且最初的项目目标,也是提升付费用户的 LTV (客户终生价值),所以暂时不需要外部获客,集中于内部流量的导流即可。
电商的三要素是人、货、场。人搞定了,卖什么呢?我们选择了玩具,有几个原因:
- 玩具不受尺码和颜色限制,后期可以减少换货、退货的成本;
- 玩具售卖不需要办理额外的证件(例如:售卖食品需要食品经营许可证,售卖图书需要图书经营许可证),可以更快地启动;
- 玩具是儿童成长环节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购买频次、单价都非常可观;
- 玩具可以很好与主业务进行教育理念的融合,也符合用户对品牌的期望。
所以,在初期板块功能设计时,就奠定了内容带货的基调。
二、前期搭建开始推进后,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便是:市面上的玩具这么多,我们应该如何选出适合平台的品类呢?
我们把这个问题交给了用户。在项目的 1.0 版本,我们上线了类似于小红书笔记的 UGC 平台,用户可以在平台发布玩具测评内容,用图文混排的形式展现宝宝喜欢的玩具,其他用户可以对 UGC 内容进行点赞、评论、转发等互动。
在通过前期几次的 UGC 内容活动后,用户的发帖数量以及互动数,均初见成效。我们通过后台导出了高赞高评的精选 UGC 内容,将其中的玩具组合成一个清单,交由采购部门去谈合作。
除了 UGC 内容,清单中的所有玩具,我们都会申请样品,然后在公司内部组织评审团进行点评,再由我们的编辑整理成 PGC 内容,形成了以 PGC 为主 UGC 为辅的商品推荐模式。
流量来源的话,在 1.0 版本我们是和早教主业务并列的一个 Tab,后续随着主页的改版,我们固定成为金刚区的 5 个 icon 之一,流量从主页到电商板块的转化,大约在 20% – 30% 左右。
另外,电商活动也要有固定的节奏,这样也是为了培养用户的习惯。我们将每周的一、三、五定为上新日、每次上新更新 4-5 款商品,售卖周期为 2 天(主打价格的稀缺性)。这样的话,每月大概是 12 场活动,加上一些爆款商品的返场复用,每月的选品数量可以控制在 50 个以内,这也是考虑了人力因素的限制。
首月试运营下来,GMV 做到了近 100w,客单价 80 块,人员转化率做到了 15%。
推荐阅读
- 广告|深度|互联网广告的葬礼
- 孙奇茹|淘宝天猫大融合,阿里宣布国内数字商业板块新架构
- 淘宝|阿里明确中国数字商业板块组织架构,全面聚焦客户体验
- 天猫|「PW热点」阿里明确中国数字商业板块组织架构 天猫淘宝大融合
- 复盘|「华楠直播间|2021大复盘」罚款、拆墙、叫停,反垄断大年,哪个巨头最疼?
- 华楠|「华楠直播间|2021大复盘」文娱“缺”,到底“缺”什么?
- 出海|复盘2021年国内手游出海:大厂“吃饱”,中小厂商顺势“带跑”
- 游戏企业|从三个关键词看2021年游戏板块:元宇宙、出海与分化
- 在线教育|数字政府大势所趋,IPTV下一个机会点会是它吗?
- 板块|淘特、淘菜菜用户达2.7亿,阿里“中国数字商业板块”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