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西口|走西口的意外事件:陕西商人在内蒙古建立“独立王国”,存活50年( 三 )


走西口|走西口的意外事件:陕西商人在内蒙古建立“独立王国”,存活50年
文章图片

起初的时候,乌审旗的王公贵族们认为这事儿不是自己干的,也就和自己没关系,不予理睬 。但一个叫吕万有的人却站了出来,决定由自己挑头,代表48家边商和乌审旗的王公贵族们打官司 。吕万有是神木人,从小在“禁留地”打工,精通蒙汉两种语言,是万盛魁的管家,在边商有一定的威望 。官司最先从神木衙门打起,当时神木有朝廷理藩院派驻神木专管伊盟各旗事务的机构,而理藩院即是蒙旗的直接主管单位 。因为乌审旗的蒙古王爷还是不予理睬,吕万有就把官司打到了山西巡抚那里,并最终上诉到了朝廷的理藩院 。
乌审旗的蒙古王爷害怕吕万有将“独贵龙”的真相在北京闹腾出来,因为这事儿毕竟是发生在自己的地盘上的,说到底对自己是不利的,就采取了一个自认倒霉的办法——自己认输了,并把将通岗浪一带约五百多平方里的土地赔给边商,承诺由边商自己放垦经营,旗府不再从这里不收“水草”、“靠圈”、“地铺”等捐税 。
这样一来,吕万有一下子从一个打官司的人变成了通岗浪的土皇帝,把通岗浪变成了一个“独立王国” 。蒙古王爷管不着他的地界,他呢也可以在这里发号施令,与蒙古王爷平起平坐 。因为是神木人,他便动员家乡人民移民这里,共同开发建设;又因为是商人,思路活跃,善于经营,没几年工夫,他便让通岗浪变得富裕了起来 。
走西口|走西口的意外事件:陕西商人在内蒙古建立“独立王国”,存活50年
文章图片

走西口|走西口的意外事件:陕西商人在内蒙古建立“独立王国”,存活50年
文章图片

到了民国时,吕万有觉得这样下去也不是个事情,于是请来神木县管辖通岗浪,这样可以减少蒙旗对通岗浪的干涉,甚至可以避免蒙旗和通岗浪之间的一些冲突,同时,他又为当时的神木县长送去了不少银两,通岗浪的一切户籍、田赋、牲畜捐税等等,均由他一人说了算 。如此,在从清末到民初的十几年里,通岗浪成了名副其实的“化外之地” 。能富裕到什么程度呢?据说,1938年前后,曾有一支国军骑兵部队在此驻扎,3000多人的部队在三四年的时间里,口粮全靠当地供应 。
通岗浪的“化外之地”在历史上存在了近50年,1947年神木解放,国民党神木县政府甚至逃往通岗浪,但不久便随着新中国的成立而土崩瓦解 。今天,回顾这段历史,我们似乎是想要从当年凄风苦雨的走西口中,找到些许可以安慰人心的经历,虽然通岗浪河如今已经不复存在了,但当年陕北人民走西口的咸涩眼泪,也曾被那河水冲了淡些许 。而通岗浪成为“化外之地”后的富裕,也有力地说明了当年蒙古江湖的险恶或王公社会的腐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