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产|超市求生:用「会员」傍上中产
文章插图
付费会员店扎堆冒出的背后,超市希望以中产阶级的钱包为基础从困境中突围。这或许也是超市的商业模式集体转型的「冲锋号」。零售行业的新一轮比拼开始了。
采写 | 维鹏
编辑 | 靖宇
线下零售商似乎找到了解决业绩下滑的解药。几乎你所有听过的大超市都在重点开设、推广自己的仓储会员店。和一般的大型超市不同,在仓储会员店,要想购物先交「入会费」,200-300 多元不等。
它本质上还是一个超市。宽敞甚至略显空旷的场地、粗狂工业风货架、商品种类在 2000-3000 个左右(只有普通超市的 1/10~1/5)、更大的包装规格,是仓储会员店的普遍特征。
「仓储会员店」是在过去一年的时间里集中爆发的。4 月,沃尔玛旗下的山姆会员商店宣布,计划到 2022 年底计划持有 40-45 家开业或在建门店;6 月,麦德龙 PLUS 付费会员店在北京草桥、成都两店同开,并计划将国内现有的近 100 家门店全部改为会员店模式;同一月份,盒马在北京开出了它的第二家盒马 X 会员店,盒马 CEO 候毅放言,一年内开 10 家,将其视为盒马的第二增长曲线。
文章插图
经典的仓储会员店内景
没人想错过这一风口。然而,直到 20 年前,会员店在中国并不成功。
中国第一家会员制超市「普尔斯马特会员店」,于 1997 年进入中国,而在 2004 年相继关停门店;2015 年,物美在北京尝试了一家仓储会员店,但仅存活了一年;经验丰厚的沃尔玛旗下的山姆会员店在过去 24 年里,也仅仅在中国开出 20 家门店,这样的速度显然无法满足外资或本土超市巨头的扩张野心。毕竟,中国前十名的超市品牌(永辉、大润发等等)都有上百家门店。
「仓储会员店」这一被业内巨头尝试过且失败的业态,为什么又突然「东山再起」了?
「消费分层」与「全自动化社会」「仓储会员店」的复兴可能要归功于Costco在中国的第一家门店。
2019 年 8 月,Costco 中国首店落户上海,面积 1.4 万平方米、提供 4000 种 SKU。大量低于市价的名牌如 LV、Prada、Hermes 和茅台等商品引发抢购。一周内付费会员人数超过 20 万人,会员费收益达到 6000 万元。
文章插图
Costco 上海店
Costco 的火爆点燃了中国的零售同行们。2020 年 10 月,盒马在上海开出旗下第一家会员店。「在过去十几年的电商的熏陶下,中高端消费者已经不能满足于低价,开始追求价值和仪式感。仓储会员店一方面提供了独家的商品、在品控选品上更用心,一方面购物环境也足够好。」盒马 X 会员店负责人长隐觉得,「某种意义上,它开始成为一种身份的象征。」
最初,超市是个外来的新兴物种,相对稀少,而且一个超市里能够摆放的商品种类也相对有限,这也造成了消费者能够选择的商品品牌、种类是有限的。有人形容,小到针头,大到电器,只要货源充足,就不愁卖。
经过二十年的发展,中国超市品牌逐渐丰富,电商渠道也日渐成熟。更重要的,中国人更有钱了。根据麦肯锡的报告,如果将家庭年收入介于 10.6 万—22.9 万元的群体归为「上层中产阶级」,那么 2012 年,该阶层仅占所有城市家庭的 14%,而到 2022 年,将会增长到 54%。
长隐将这种变化理解为「消费分层」——城市里的中高端人群正以爆发式的速度增长。对应的,新的中高端消费品牌也在井喷。
文章插图
推荐阅读
- 大型超市|大型超市靠什么赚钱?很多人以为只靠卖货,其实还有2个隐藏途径
- 菜市场|超市菜市场 办年货个人防护要注意
- 购物|逛超市也有“窍门”?逛了几十年,你知道如何在购物时省钱吗?
- 奥密克戎|奥密克戎冲击全美食品供应链 农场到超市各环节压力陡增
- 惩治|中国不缺超市,沃尔玛可以选择离开!中方对其惩治有重要意义
- 超市|自动售货机应该如何与实体建立友好关系?
- 品牌|超市中的“怪现象”?明明生意不多却还能盈利,它靠什么赚钱?
- 银卡|天猫超市送猫超卡了,只要今年你在猫超买过东西都可以领,有人领了上百元。
- 七鲜超市|用热爱致敬生活——京东零售2021年终盘点
- costco|我们真的需要「会员制超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