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智案例|美邦服饰危机的警钟:如何提升营运资本管理?| 管理( 二 )
文章插图
案例:美邦服饰的警钟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装消费国,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装生产国。中国的服装产业在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呈现出了全新的格局,许多国家的时尚品牌都将中国视作最具成长潜力的市场,纷纷加大了对中国市场的投入,使得国内服装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
在国际大牌进驻中国之初,国内服装企业主要还停留在低层面的价格和款式的竞争上,实体批发市场是主要的流通渠道,而设计能力和营销能力全面落后于以ZARA、H&M、C&A和GAP为代表的国际“快时尚”品牌。
文章插图
“快时尚”模式是中国服装公司在过去几年最热衷学习的方向,该模式由ZARA创造,以快速上新、价格亲民和紧贴潮流为特点。美特斯邦威是ZARA在中国最忠实的“学生”,但其业绩从2012年开始走下坡路,至2017年,公司的营业收入、营业利润以及净利润均为负增长,全年亏损了3亿多元。如果你仔细观察前两年的资产负债表,就会发现美邦危机的苗头,这注定了其在几年后的全面亏损。
美邦的危机始于2011年。根据2011年的半年报,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9%,净利润同比增长883%,不过财报上高达28.9亿元的存货引起了市场的关注。其2010年同期存货金额仅9.03亿元,这意味着美邦的存货同比增长了220%。
此外,存货占净资产的比重高达90%,而行业平均水平仅为20%左右。庞大的存货不仅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造成价值下跌,而且会直接影响企业的资金链,这使得美邦不得不通过长期打折来清理库存,结果是直接侵蚀了企业的毛利率水平。
文章插图
虽然公司把存货高企归咎于天气原因,但事实上美邦在2010年已显示出较高的存货增长。公司2010年的存货同比增长183%,达到25.48亿元,存货占净资产的比重也高达77%,高库存使得当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54亿元,同比降低了223.03%。
事实上,不只美邦,特步、李宁、安踏、佐丹奴等国内知名服装企业也存在类似问题。高库存就像达摩克利斯之剑,如果没有合适的消化方法,在面临国外大牌冲击和国内电商渠道崛起的双重夹击时,必将一败涂地。
本文小结:
对于大多数以商品销售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制造业企业,尤其是快速消费品行业(包括快时尚服装行业)而言,存货周转率可以很好地作为判断企业流动资金运用及流转效率的指标。理论上,存货周转次数越高,企业的流动资产管理水平和产品销售状况就越好。
存货周转率的高低还会影响企业的应付款项和应收账款。存货周转率越高,说明企业产品更畅销,企业相对于客户处于相对强势的地位,应收账款的回收可能越快,应收款项也因为资金回收效率高而相应减少,企业经营也越健康。
存货的周转天数说明了企业的产品是否能快速地被卖掉。作为企业的管理人员,不仅要注重成本的控制,更要在注重成本控制的前提下,尽快地销售企业的产品。
作者:郑永强选自:让财报说话
声明:本文由“管理会计知识汇”编辑整理
推荐阅读
- 身份证|金融小程序活体检测:转化率提升30%的案例
- 小达人|盘点10大年度案例后,我看到了2022年抖音电商的5个趋势
- 作业|如何从0开始做用户运营案例拆解营
- 大导演|春节营销的4个核心玩法——基于13个经典春节案例剖析
- 长城奖|盘点2021百度十大营销案例,我们发现了三个新趋势
- 行政处罚|案件311宗、退还罚没近5000万!广州公布今年价格违法典型案例
- 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封面传媒区块链新闻存证系统 入选2021年中国报业深度融合发展创新案例
- 销售人员|SaaS从0到1,案例实操系列(一)
- 线索|一个案例,看懂用户画像如何做出效益
- bmw|年度盘点|年度十大创意案例,你Pick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