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看懂Costco:传统实体店如何让会员超级忠诚?
文章插图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零售威观察(ID:onRetailing),作者:王子威,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全球范围内,Costco的会员总量超过1.06亿人——其中5,810万是付费会员。
有趣的是,Costco的会员各式各样,比如,一位粉丝在过往70多次旅行中,每次都会去一趟当地的Costco;2018年11月,有一对情侣在圣迭戈(San Diego)的Costco结婚,双方表示,在通过约会APP认识后,两人第一次见面约在了Costco,后来两人选在认识3周年纪念日当天在Costco结婚。
文章插图
▲在圣迭戈Costco结婚的会员,图片来自Costco
作为一个传统,甚至商业模式无聊到没什么新奇的零售商,Costco明显有一种“邪教般”的魔力,这一切的背后,Costco早就用各类心理学方法套路了他的会员们。
一、会员的“独特体验”
要想成为Costco的会员,消费者的第一个体验是,先掏钱,在美国有60美元和120美元两种年费选择(在中国,目前是299元/年),不然你就别想结账了。
毫无疑问,这个会员年费就产生了一种“我想进店的前提就是我要成为店铺的一部分”的感受。从心理学角度看,这笔会员费就成了“沉没成本(Sunk Cost)”,如果消费者选择付费,那么出于“一致性”原则,他就会为付费找出理由、为成为会员找借口。
理由是什么呢?东西量大又便宜啊!好的,那我一定要多买一点、把这个会员费赚回来,而且一次买超大包装就意味着我不用频繁开车过来买东西。
然而,2018年,达特茅斯大学Tuck商学院的KL Ailawadi等人在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上发表文章,他们的研究发现,那些经常来仓储会员店(club store)的消费者,每人的消费额会增加5%,在店内采购的时间会增加15%,消费的卡路里总量也比不来仓储会员店的消费者高8%。
虽然未必所有人都能接受这种先付费做会员再消费的逻辑,但是这张会员卡是可以随时退费的,消费者购买的东西也是可以退的,而且Costco的退款政策大方得令人发指:一个极端案例中,消费者在圣诞季购买了一颗松树,在第二年1月份以“树死掉了”的原因直接拿到了退款。
文章插图
▲会员以“松树死了”,而要求退款,图片来自Instagram
根据Costco的财报,2020财年(其年报截止于每年8月底至9月初),其美国、加拿大门店的续卡率达到90%,全球付费会员达到5810万(会员付费后,可以得到免费的家庭卡送给家人、朋友)。
可以说,Costco确实有非常恐怖的忠诚用户,而且是花了钱才成为会员的那种。
Costco的价格游戏:谁不喜欢薅羊毛呢?
哪个消费者不喜欢占便宜?Costco围绕占便宜设计了整个战略,按照Costco的使命陈述,它就是要“为会员以尽可能低的价格提供最好的产品和服务”。
文章插图
本质上来说,Costco就是个“产品制零售商”,架子上的每个产品都应该是这个品类最好的1~3个选择,因此在平均13564平方米(146,000平方英尺)的门店里,Costco只有3700SKU(Costco网站上的SKU约8000~10000个)。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沃尔玛,在一份2018年的官方文件中,它表示,其网站上的SKU有7,500万个,其门店内的SKU也是超过10万的;而亚马逊这种“无限货架”的电商企业,根据Sunkenstone的数据,其SKU甚至超过3.5亿个。
推荐阅读
- 农产品|一图看懂!RCEP“朋友圈”都有什么农产品贸易
- 品牌方|面对Z世代消费者,传统品牌如何重获新生?
- 大数据|马云“预言”成真了?传统电商在慢慢淘汰,新购物模式已经兴起
- 跨境电商|市商务局服务传统电商企业转型
- 淄川区: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破解传统产业转型难关|“有解思维”看淄博? | 企业
- 直播间|汽车后市场、工业品类等传统线下行业如何线上破局?来听听这些大V的经验
- 老干妈|从吃瓜到懂点知识,看懂13.41亿背后的整个电商直播行业
- costco|我们真的需要「会员制超市」吗?
- 销售分析体系|一文看懂:销售分析体系如何搭建?
- 中国传统文化|“形神双修”才能让“国潮”永远潮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