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榜专访|在播客市场赚了上千万后,JustPod下一步怎么走?| 杨一


新榜专访|在播客市场赚了上千万后,JustPod下一步怎么走?| 杨一
文章插图
2021年,市面上的播客节目肉眼可见地变多了。
播客搜索引擎Listen Notes显示,截至2021年9月1日,中文播客的数量达到了36860个。而根据第一财经的报道,去年年底,这个数字还停留在16448。
新榜专访|在播客市场赚了上千万后,JustPod下一步怎么走?| 杨一
文章插图
不同语言的播客数量 来源:Listen Notes
一年时间内,播客行业发生了巨变。作为国内播客领域的头部玩家,一年前,JustPod创始人程衍樑还在媒体报道中表示收入已经有“小几百万”,能够基本做到收支平衡。现如今,JustPod用七个多月实现了营收上千万,并且不断地扩充制片人与编辑队伍。
过去这一年中文播客市场发生了哪些变化?播客的商业价值几何,有哪些新的风向?带着这些问题,最近我们与JustPod创始人程衍樑、杨一约了一次采访,见面地点就在JustPod的上海办公室。
新榜专访|在播客市场赚了上千万后,JustPod下一步怎么走?| 杨一
文章插图
“只有商业化的主播
才能更好地更新作品本身”
程衍樑回忆,2018年JustPod成立的时候,他们还要到处去跟人解释什么是“播客”,如今的中文播客经历了一个飞速的成长阶段,人们不光接受了“播客”这个概念,还接受了很多播客商业化的内容。
新榜专访|在播客市场赚了上千万后,JustPod下一步怎么走?| 杨一
文章插图
杨一(左)与程衍樑(右) 来源:受访者提供
播客目前的盈利模式,包括生产周边、贴片广告、内容付费、客户赞助节目等形式。
程衍樑把周边定义为和听众的“互动游戏”,但无法形成长期的盈利链路。“‘忽左忽右’做了咖啡(周边),但对于真正要喝咖啡的人群,通常他喝咖啡是有很固定的一些品牌认知,那是完全基于咖啡口味的。他会为了支持一个喜欢的文化品牌去买一两次咖啡,但他一年可能会消费500杯到1000杯。那么这500杯到1000杯里有多少杯会是我们的,这是要打一个问号的。”
当下JustPod盈利的主要模式,还是服务企业,制作品牌播客。通常情况下,制作品牌播客涉及四个主要环节:策划、录音、制作、分发。从策划到节目正式上线,至少需要经过两个月的时间。
程衍樑介绍,JustPod品牌播客的客户来自各行各业,例如互联网、制造业、实体经济等行业公司,都与JustPod有过合作的先例。一般而言,客户会给到公司一个brief注明要求,公司再根据要求策划适合客户企业的播客。播客内容、集数、主播、嘉宾都要视情况而定。
新榜专访|在播客市场赚了上千万后,JustPod下一步怎么走?| 杨一
文章插图
部分JustPod服务过的品牌客户 来源:受访者提供
方案确认后,团队会制作1-2集demo,之后再与客户沟通播客运行的具体环节。
早在2018年,JustPod就以做品牌播客的方式回流资金,发展到现在,公司80%的收入都来源于品牌播客。
除了品牌播客,JustPod今年还对接到了新的收入模式:来自平台方的采购。
【 新榜专访|在播客市场赚了上千万后,JustPod下一步怎么走?| 杨一】据了解,喜马拉雅与小宇宙两家平台都向JustPod进行了节目采购,由后者来进行播客节目制作,而这些节目只在喜马拉雅或者小宇宙上“独家播出”。
新榜专访|在播客市场赚了上千万后,JustPod下一步怎么走?| 杨一
文章插图
小宇宙与喜马拉雅向JustPod采购的节目 来源:小宇宙、喜马拉雅
程衍樑表示,JustPod迄今还没有在广告投放上做太多尝试。他认为,比起效果广告,中文播客节目更适合认知广告。据他了解,在部分中文播客节目的投放里,ROI可以达到3以上,但不是普遍情况。如果团队需要对接这部分业务,需要首先考虑产品调性和匹配度,对品牌投放商也有一定要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