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达开|石达开为什么负气出走?真的带走了几十万精兵?

【石达开|石达开为什么负气出走?真的带走了几十万精兵?】严格来说,石达开离开天京不算是“负气”出走,更像是“拣回条命”;他带兵出走时,也没有带走几十万精兵 。
石达开尽心辅政,形势得到好转 。诛杀韦昌辉后,把太平天国折腾得半死的天京事变终于告以段落 。
石达开奉诏回天京辅政,被尊为“义王”,提领政务 。
这段时期,石达开的举措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改善了太平天国在杨韦之变后的局面 。
首先,他安抚人心 。他不计前嫌,对各路有“政治问题”的人物给予安抚,加以重用,稳定了天朝上下人心 。稍微选出几个安抚的名单来,您就知道这个安抚有多重要了:韦昌辉的弟弟韦俊、杨秀清的族弟杨辅清、陈承榕的侄子陈玉成 。除了李秀成兄弟,后期的五军主将,几乎都是有“政治问题”的人!
其次,他继续推行了杨秀清后期开始推行的一系列安民政策,不再执着于狭隘的宗教观点,使得太平天国的政治制度进一步完善;
最后,在军事上,他也指挥各处奋战 。不过,说实话,石达开辅政期间,军事方面的成绩并不明显,除了皖北战场的局面有改观,湖北、江西、皖南等地战局都没有得到改观 。(可能和时间较短也有关系吧);
石达开|石达开为什么负气出走?真的带走了几十万精兵?
文章图片

石达开未带走旧部中的精华 。而在当初西征东征战事中表现卓越的将领,李秀成、陈玉成、林启蓉、叶芸来、陈坤书、张朝爵、陈得才等人,一个也没有带走!
这怎么能叫合朝文武都带走呢?
接下来说精兵 。
同样是《李秀成自述》,他写道:在石达开入天京时,将“打宁国之军”交给了陈玉成 。这支打宁国之军,正是当初从江西、安徽战场抽调的精锐 。此后,这支精锐石达开一直没有从陈玉成手中拿回,自然也没有随石达开“出走” 。
因此,即使是石达开旧部,石达开也没有拉走最精锐的部分 。
石达开出走,是在照顾天京局势的前提下“选兵”出走的事实上,石达开出走后,尽管下定决心“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但他依然以“通军主将”的身份协调全局战事 。
在满清截获的情报中,石达开与洪秀全此时依然保持着紧密的沟通,就如何“解天京之围”等问题多加讨论 。
在德兴阿截获的信件中,石达开给洪秀全的计划是:“让李秀成会合捻军张洛行几十万人分扰下游,让陈玉成、韦俊、杨来清、洪仁常等人带兵回防天京,石达开在江西和浙江作战,打开局面 。”
显然,石达开的计划与后来李秀成二破“江北大营”十分相似 。都是通过对外围的作战调动敌人,解天京之围 。
因此,可以猜测的是,石达开初期的想法,很可能是像后来的李秀成一样,经营江浙 。这样,既不占据洪秀全现有地盘,也能在自己的根据地上发展,同时还能和太平军联合作战 。
因此,石达开不可能从各紧要据点中“抽干兵力”出走 。
东梁山的旧部,就曾经主动来投奔石达开,被石达开劝返原驻地 。
句容等地的部队,也有意随石达开出走,也都被石达开劝返驻地 。
因此,石达开,是在照顾全局的情况下,有选择地寻找部队离开的 。
石达开|石达开为什么负气出走?真的带走了几十万精兵?
文章图片

石达开“出走”早期,一直围绕天京周边配合作战,寻找根据地 。直到1858年,洪秀全重立“五军主将制”,事实上剥夺了石达开“通军主将”职权;并不断离间杨辅清等人与石达开关系后,石达开才被迫选择“西征四川” 。事实上,从清军的反应来看,也能证实,石达开并未带走多少精锐 。清军的重心,始终放在对天京的进攻方向 。只有在宝庆之战这样的紧急情况时,湘军才抽调力量前去攻击石达开 。如果真的如某些书中说的,石达开一口气带走太平天国七成兵力,而曾国藩们依然只打洪秀全,那清帝恐怕会治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