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丞相公子京城车祸之谜
孔子云,刑不上大夫 。自春秋战国起,世人皆认为人生来分三六九等,皇亲贵戚天生是皇亲贵胄,平民百姓注定伏地跪拜,就连儒家至圣孔子先尊也称刑不上大夫 。
意喻上臣获罪不应处刑,封建社会千年,君权神授更是传承始终,从未有权臣为误杀百姓而以命相抵,君可见当年曹阿瞒也不过削发代首,然而在明朝历史上,却真实发生了一件皇帝要丞相为一个车夫抵命的案件 。
这个案件就是当时轰动一时的丞相公子“车祸之谜” 。
这段历史中的主角一个人明太祖朱元璋,还有一个便是明朝历史上最后一位丞相胡惟庸,谁也没想到,一桩车祸,成为了朱元璋废除相权的最终砝码 。
然而那个义正辞严,天子犯法和庶民同罪的皇帝,却也并非真心如此认为,只不过是因势利导,除去了他心中最大的一个忧患 。
文章图片
朱元璋
而第二位嫌犯则是徐达 。徐达作为开国元老,一直自视甚高,但是眼见朱元璋日复一日疑心加重,为了能让自己子孙后代保得周全,他提出想要和胡惟庸联姻,然而胡惟庸却断然拒绝 。
这其中不乏也有担心皇帝怀疑他结党营私之嫌,更多的是他认为与徐达结为姻亲对他而言并没有多少助益,正是因此缘故,二人交恶,所以史学家提出猜测,徐达对胡惟庸不满,派人制造了这场车祸意外 。
文章图片
徐达
而另一位嫌疑人就是刘基,怀疑刘基的原因与上述二位并不相同,刘基与胡惟庸并没有什么恩怨往来,但是无论是从明朝的史书记载还是后世对刘基的研究,这位军师是一个才华谋略不输于诸葛亮的能人 。
从车祸之谜再到胡家谋反,最后再到废除相权,这样的一系列计划,若是没有刘基的出谋划策,就很难让人相信了 。
文章图片
刘基
然而,无论我们怎么反复推演,这段历史终究成为黄沙埋葬的过去,无人再能证明当年发生了什么 。
这场车祸究竟是意外还是人为也无人知晓,我们从这段历史的字里行间能够知道的,不过是在那个“永不和亲”的大明朝建国初期,朝堂内外也是波诡云谲,在皇权和相权互相制衡的千百年来,终究是皇权战胜了相权 。
封建社会得以存续千年的根基,就是在于所谓的天权神授,帝王受命于天,注定掌管这个天下,百姓天生为下等人,注定要接受奴役 。
就如同在这场风云变幻的历史戏剧之中,有人感慨帝王的心计,有人鄙视胡惟庸的狗急跳墙,甚至有人同情那个被当成棋子的胡公子 。
却甚少有人想知道,那个被胡惟庸下令斩杀的车夫,他的家人如何,他是否得到了应有的补偿 。
【丞相|丞相公子京城车祸之谜】帝王说,天子犯罪,与庶民同罪 。然而这只是因为从来没有人敢判天子之罪,既然皇权受命于天,连天道都不曾降罪,那么,世人又有何权利替天行道 。
文章图片
捕获胡惟庸
数千年过去,封建社会的大山已经被推翻,时至如今,所有人终于都能从心底里认可,众生平等,而维系这种平等的公正所在,就是法律 。
再也没有刑不上大夫,再也没有三六九等,每个人从出生起就要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这是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也是我们应尽的义务 。
生而为人,能以平等之身畅游世间,这是多么令人恣意畅快之事 。
而这场丞相之子的“车祸”之谜,注定是要和胡家满门一起深埋于地下 。
推荐阅读
- 瑜大公子|有钱主播
- 物流|立冬宅家吃饺子涮火锅!京城商超和生鲜电商线上订单大增
- 刘备|刘备坚持发动夷陵之战,身为丞相的诸葛亮,为何不多加劝阻呢?
- 孟尝君|“战国四公子”谁的结局最惨?黄歇身首异处,孟尝君则身名俱灭
- 北京|清兵入关,北京城区六十万失踪人口都去了哪里
- 丞相|皇帝宴请丞相,吃肉却不给筷子,待丞相离开后皇帝道:此人留不得
- 刘备|刘备集团第3号实权人物,可惜去世太早,儿子成为蜀汉王朝丞相
- 忽必烈|丞相白色胡须尽数变黑,皇帝问他为何染须,他机智回答21字
- 元朝|元朝末帝被朱元璋狼狈赶出了北京城,一年之内为何敢3次卷土重来?
- 田文|“战国四公子”谁的结局最惨?黄歇身首异处,但孟尝君则身名俱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