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抖快“放血进击”,淘特高调搅局,双十一背后的落子与布局( 三 )


更有力的论据是实打实的销售数据。淘特发布的“助农半年报”指出,淘特上线农副产品数量同比2月翻2倍,销售规模同比2月翻5倍。其中,“单品击穿”策略效果显著,累计销量过10万单农产品超过500款,累计销量过100万单农产品超过20款。
另一边,《阿里巴巴2021“十一”假期消费出行趋势报告》显示,10月1日-4日,淘特销售额同比去年增长近120%;9月,淘特平台干红葡萄酒、养生丸、夹心巧克力销售额分别同比增长超过55倍、18倍和10倍。
淘特俨然已经成为阿里在电商领域的新强有力抓手,而上线微信扫码付功能后,淘特无疑可以在下沉市场更高速的突进。与此同时,淘特也围绕双十一推出了为期34天的淘特“特省节”,为消费者准备了至少10亿元各类红包、每天至少一万份免单商品等多种福利。
京东双十一的“新花样”是与达达集团联合推出“小时购”业务。
据悉,“小时购”对应的是“线上下单,门店配送,小时级乃至分钟级送达”的销售模式,目标是渗透50%的京东用户。而为了进一步提供方便服务,京东也同步推出了“小时购”的微信小程序,并将账号体系与京东主站打通,消费者在京东APP与小程序上都可以直接享受到这一服务。
双十一|抖快“放血进击”,淘特高调搅局,双十一背后的落子与布局
文章插图
“小时购”业务的推出意味着京东将即时零售提升到与自营业务并列的战略高度,事实上,在此之前借助“拍到家”、“京东到家”,京东在即时零售方面已积累了不少资源与经验,而“小时购”业务在试运营阶段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的。
但挑战仍是存在的。
一方面,主打即时零售的“美团闪购”在上线3年多的时间里增长迅猛,并且在本地生活、同城零售方面具有比京东更突出的用户习惯优势;另一方面,阿里在零售市场上的影响力也不容小觑,阿里2021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新零售和直营业务的收入占比高20%,成为第二大收入来源。
这也或许是京东选择将双十一作为“小时购”首场大考的主要原因,毕竟,双十一仍是电商平台用低价、促销去集中实现销量爆发的一个最佳时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