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时隔三年,我对钉钉的新看法
编辑导读:钉钉作为一个办公软件,疫情的原因让它每天的用户量都在激增。而在后疫情时代,作为一站式的企业数字化管理、运营平台的钉钉,未来会如何发展呢?本文作者对此进行了分析,与你分享。
文章插图
ToB圈一个经典话题是,如何定义时下的钉钉?
关于这个问题,钉钉总裁叶军在昨天的未来组织大会上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过去一年里,钉钉上每天几乎都有10万个自组织产生,网状结构已经变得非常普遍,如果没有很好的工具支撑,也就是企业全链路数字化,生产效率将变得低下,而这正是钉钉所深耕的。
在线是数字化的前提,在叶军看来,过去钉钉把企业经营管理当中的人财物事等场景从离线搬到了线上,将通讯录、开会方式、审批方式进行数字化,类似于PC时代电脑是生产力工具,到了移动时代,钉钉就是最好的新生产力工具。
变得年轻化,是钉钉近两年最大的变化。据钉钉方面介绍,它们有超过30%的用户是95后,年轻的工作者、年轻的企业家都在使用钉钉,钉钉也陪伴着这些企业从一家小企业,逐渐成为小巨人,甚至成为一家上市公司,这些90、95后是天生数字原住民,但每个人都应该像95后一样,拥有一套适合自己的数字化工具。基于此,本文将着重分析:
- 长跑7年,钉钉的变与不变;
- 钉闪会的背后,是钉钉的新蓝图;
- 如何解读叶军的“两个数字化”?
当时一粟给出的答案是:眼下的钉钉,是一站式的企业数字化管理、运营平台,而未来的钉钉,将是面向全球的工作、商务以及OA(办公自动化)管理生态,缘于当下钉钉已经连接了庞大数量级的企业,这让它有机会去构建更大的一张网。
有趣的是,当时4岁半的钉钉的体量为2亿用户数和1000万家企业组织数,到了今天,钉钉,7岁的钉钉体量又翻了几番,变成5亿用户+1900万组织,自“云钉一体”战略发布后,钉钉显然已经成为大多数人的“工作伴侣”。
过去一年:钉钉上创建日志数9亿+,钉钉创建文档人数9000万+,钉钉上创建日程个数4亿,钉钉上创建项目条数400万+,任务数8000万+,钉钉上创建日程个数4亿,钉钉上召开在线会议场次2亿+,钉钉上创建数字化报销单个数1亿+,钉钉上创建数字化审批个数21亿+等。
正如阿朱老师所说述,钉钉几乎把To B能想到的商业模式都探索了一遍:通信(视频会议、电话会议、群直播、短信通知、企业邮箱)、硬件(视频会议一体机、门禁、考勤机)、企业支付与交易、数据服务(查企业)、应用商(宜搭+开放商店+应用商店)、通用SaaS应用(文档处理、企业云盘存储、企业移动门户、OA审批、项目管理)、领域应用与行业应用(HR SaaS,教育行业解决方案SaaS),其实也就是叶军口中的全链路数字化。
钉钉的演绎,体现在我们所看不到的地方。
熟悉企业服务领域的人会知道,工具是对一款应用最高褒赞,比如Salesforce是最好的CRM工具、Zoom是最好的视频会议工具、AWS是最好的公有云服务工具(新眸注:此处最好仅代表个人观点,以市场规模为计算单位)。反观钉钉,这3年的变化最直接的体现是用户规模的变化,但内核是钉钉商业逻辑的优化,与其说时下的钉钉是最大公约数的数字化工具,倒不如钉钉想把自己打造成数字化办公的“入口”,并且钉钉的包容性变得更强了。
这一点,可以从叶军的独白中有迹可循:
推荐阅读
- 共享单车|哈啰顺风车:上线三年完单总量 3 亿,认证车主数量达 1800 万
- 哈啰顺风车|哈啰顺风车:上线三年完单总量 3 亿,认证车主数量达 1800 万
- 运营|入行半年,我对运营的思考和总结
- 电商|时隔十年,淘宝天猫"分久必合"?
- 李瑞玉|刘强东隐身的这三年:对高管实行“大清洗”,更加重用管培生
- 上市|三年败光120亿,曾力压刘强东上市,如今沦为直播网红
- 拼多多|刘强东"隐身"的这三年
- 印象|印象笔记独立运营三年后:从工具到信息服务平台,发力B端市场
- 直板手机|手机在中国平均用三年,这种消费让厂商头疼,是因为没钱换吗
- G递四方戴彬:跨境电商物流未来两三年将出现明显的分水岭 | 建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