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时隔三年,我对钉钉的新看法( 二 )


从2019到2021年,我们对于“未来组织”的理解也在不断地刷新与更新,在这里,我想分享我在钉钉看到的,对未来组织的几个观点理念的变化:关于个人创造力,关于组织敏捷,也关于全链路数字化。
原来在传统企业中,我们信息是非常隔离、割裂的,在未来,我们认为信息的分权会成为趋势,当然也是挑战,只有让信息能穿透到每一个个体,才能让组织和个体的创造力被更好地激发。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在过去一年里走访了很多企业,发现很多先进企业家都有类似的观点:鼓励更多的主管为员工去写周报,而不是员工给主管写周报。
从这个简单的逻辑中,我们不难看出,钉钉想做的,是在完成数字化办公入口使命后,继而去做一件更难的是,即用数字化工具,倒逼既有的组织关系变革,这种在过去的OA系统是很难想象的,也正是理解这一点,我才明白叶军口中“钉钉是新的生产力”这句话的内涵。
二、隐藏在“钉闪会”里的演绎一般来说,选择在“有份量”大会上发布的产品,往往也是“有份量”的。
钉闪会就是这么一款产品,在钉钉的未来组织大会上,我观察到了一个细节,钉钉上召开在线会议场次2亿+,这个关键词在PPT上被加粗了,我们再联想一下,整个视频会议软件市场潜力,不难作出推论:钉闪会这款产品,极有可能在商业化版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我们先来了解下,钉闪会这款产品。据钉钉方面介绍,“钉闪会”是钉钉在协同办公领域一次重大更新,通过文档连接视频会议、日程、项目等协作功能,串联会议的快速组织和信息的分享、讨论、决策环节,最终通过一个标准的产品界面,为企业有准备、有主题、有议程、有结果、有落实的开好一场会。
看到这里,大家可能没有具体感知,我来给大家翻译翻译:重大更新=有潜力、有价值的产品;串联会议=在视频会议的机制上做了优化;标准的产品界面=满足各种场景的最大公约数产品;有结果、有落实=还是之前那个逻辑,用数字化工具倒逼组织提升效率(一个小细节,我们可以设定会议的时长,时间一到,立刻结束)。
“最优解”往往隐藏在一次次更新与迭代中,钉闪会日后所面临的,或许并不是处心积虑地与同行做出差异化,而是回到场景中,人们对视频会议的真正需求到底是什么,钉钉又该如何在这些需求中进行去冗余,寻找最大公约数,至于外界所纠结的钉钉商业化速度,我倒认为不必苛责,我们需要做得是:给企业数字化进程一些时间,给钉钉和其他玩家一些时间。
三、“两个数字化”的背后在未来组织大会上,叶军口中的“两个数字化”是被外界解读最多的。
叶军认为钉钉不仅仅是工具层面的创新,钉钉代表的下一个时代的工作方式,释放数字生产力的背后,更是生产关系的改变,是人与组织关系的改变,是人的工作环境、生活状态的改变。钉钉是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的连接者,是全链路数字化的超级入口。
关于上述的这些话,看完前文的你应该不难理解。我们这里要分析和解读的是,钉钉的两个数字化的具体实践,也就是大家口中的钉钉解法,毕竟数字化是一个时代大命题,包括的东西太多了,从消费互联网到产业互联网,我们经历了数据在线化、业务数字化、生产数字化,但一直被外界所诟病,究其原因是做得方式错了:有的太冒进、有的不需要、有的体验感差。
钉钉的思路很简单,即“组织数字化”+“业务数字化”。
看起来很简单,但实际上,钉钉把场景范围收窄了,回归到工具的本质,专注于数字协同办公生产效率提升,这里有人会问,那么数字化其他场景+方向呢,答案是钉钉的生态:钉钉提供了应用市场上千款SAAS应用供选择,接近2000个API。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