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特|双11也“双减”?( 三 )


小结:
纵观今年各平台的动作不难发现,在
反垄断政策落地后,双十一在成交额数字竞争上的激烈程度有所缓解。
至少从表面动作看,平台们不再直勾勾地紧盯双十一期间的销售额,而是更加注重平台自身的长线发展,也担起了更多社会责任。
以天猫、京东为代表的头部平台们不再鼓励大家熬夜,纷纷把预售时间选在了10月20日晚八点。在用户体验上,淘宝推出极速退款、购物车一键分享等服务,还在双十一前夕推出了字体更大、界面更简洁的“长辈模式”。与此同时,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技术官鲁肃表示,“双11不仅是盛大的消费场,更是巨大的减碳试验场。”京东也主动上交了“减碳”账单,致力于打造一届低碳双11……
“理性消费”的声音越来越响亮,“减碳、优化用户消费体验,为社会创造美好价值”成了这个双十一的共识。
或许今年,我们可以大胆期待一个从“围剿消费者”向“服务消费者”转变的双十一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