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猫|双11的变与不变:深耕长期经营,持续投资未来( 四 )


可以看出,无论是大品牌还是中小品牌,都已经从天猫联动阿里妈妈这一系列帮助品牌一站式上新和数智化经营的方案中受益。而今年的双11,这一系列的变化也正在为品牌投入带来新的生意增长收益,对品牌来说,天猫不仅在做从0到1的新消费趋势引领,更要深入从1到100驱动产业侧变革,不断开拓更多新消费趋势,推动品牌以及组织也随之数字化升级,为数字化经营更长期收益提前演练。
03. 经营方法论:从流量到关系再到长期生意回归经营本质,面向未来,从长期投入视角来看,双11也见证了品牌商家在天猫以及阿里的经营方法论不断进阶:从经营流量到经营关系再到经营长期生意,以淘宝天猫为代表的平台正在引领新一轮数字化经营方法论的普及。
从“人找货”主导的流量化运营开始转向“货找人”主导的消费者经营,从关注GMV(平台交易额)=流量x转化率x客单价的计算方式,转变为GMV=消费者数量xARPU(消费者平均购买客单价)。回归整个生意经营视角,在双11前夕,围绕造新、试新、上新的一站式新品数字化经营也是这一轮数智化经营方法论的一部分。
今年双11前夕,在阿里妈妈M峰会上,据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家洛分享,将推动淘系品牌商家在阿里巴巴生态体系内逐步实现从全域营销向全域经营数智化升级,也就是说,站在品牌商家在阿里巴巴整体生意视角,阿里妈妈联动淘宝、天猫进一步升级经营方法论,从最初以广告投放经营流量为主,升级到以流量运营和用户运营双轮驱动的全域营销,再逐步延伸至围绕消费者、货品、场景、服务、供应链、组织等多经营要素,为品牌商家提供在阿里全域数智化经营的解决方案以及平台能力建设。
从经营流量到经营关系再到经营长期生意,不仅要帮助品牌商家实现数字化经营的降本增效,还要一步提升生意份额以及消费者资产有效沉淀,与此同时也要立足当下,面向未来可持续长期投资,成为阿里以数字化更好服务平台品牌商家,持续升级经营方法论的主要动因。
回望2009年天猫双11诞生之初,主要靠27家品牌参与,为当时主要解决商家淡季库存尾货而发起的一场集中流量做折扣促销活动,在过去的十二年里,逐渐成长为全民狂欢的盛大节日。卖货,早已不再是双11的全部。大量新品、新品类、新需求、新体验、新服务在这里涌现,大量新品牌在这里发轫。
据天猫商家营销中心总经理苏誉介绍,过去几年,天猫迎来新一波新品牌井喷,包括奶糖派、永璞咖啡在内的新品牌集体涌现,成为双11更细分品类排头兵。这些新品牌并非只是在销量上突破。在天猫帮助下,这些选择直面消费者需求而生的商家更能适应消费者更精细化的消费需求,更高效率地和消费者互动,可以说从创立第一天,这些新品牌在天猫平台上就在精细化经营流量、精细化经营品牌与消费者关系,精细化经营生意,三种数字化经营策略在同时发生。
为了加速推动数字化改造供需匹配,阿里希望推进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进一步融合,让品牌商家和消费者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产品的创新也会更加高效。在双11前夕,天猫联动阿里妈妈对外披露的一系列围绕品牌经营各要素的数智化商业策略以及一站式的平台解决方案陆续上线,它们在双11期间的应用实践,正是今年双11最显著的变化之一。这一变化的背后,是阿里巴巴笃定的商业战略,不断增强的服务客户的数字化能力,用技术引领商业进步创造更大价值的目标愿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