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电|抖音电商VS快手电商,谁能抢夺更多蛋糕?( 三 )
但光是吸引用户还不够,从吸引到成单,才算真正完成了转化。抖音上的主播的“头部效应”本就不明显,主播也大多都是跟大狼狗郑建鹏&言真夫妇一样,从内容转型电商的,经验尚在摸索中,用户粘性的建立也仍需时日。
信任电商的爆款炮制能力欠佳,但主播多数有零售背景,在转化上略占优势。
凭借着在直播层面的经验,快手电商在用户粘性的维持上依然颇有心得,但在所谓的“家族”之外,快手的内容,是很难打动用户,进而获得用户新增量的。
但好在快手的主播,多是做供应链和实体零售、批发等出身,有着天然的销售经验。这就意味着,快手可能无法通过内容快速吸引来新用户,但只要是吸引过来的用户,快手主播就能更快更多地完成转化。
值得注意的是,在用户消费习惯上,两大平台已经出现了显著差异。
据“卡思数据”整理,以服饰鞋包为例,抖音的用户多愿意消费价格再100-200元的服饰产品,而快手的用户更愿意消费50-100元的产品。
但这也并不意味着,抖音的GMV能远超快手。毕竟,快手虽然用户消费价格低,但用户粘性却是较高的,复购率也就有了较大的增长可能。
如此一来,抖音和快手只能说各有千秋,两条差异化路线就犹如腾讯和阿里,谁又能说谁的模式具有压倒性优势呢?
绕不开的“流量”抢夺战需要注意的是,抖快电商发展看似大相径庭,但回归到电商平台长远发展的本质,二者均绕不开对用户和商家“流量”的抢夺。
换言之,剥开兴趣、信任的外衣,抖快电商依然要和老牌电商一样,尽可能多地抢夺流量。
而对抖快这两个电商“新兵”而言,除了烧钱营销换取流量之外,更重要的可能是通过和商家、用户建立信任关系,以此来争取更长久、稳定的流量。
可“信任”二字,看似简单,背后却意味着极大的时间和经济成本。
用数据呈列可能更直观。从成立到走向盈利,淘宝花了6年,京东花了12年,即便是后劲十足的拼多多,也花了5年。
烧到亏损的钱都花去哪了呢?换取用户和商家的信任。
电商平台,本质上是要从用户或者商家的口袋里掏钱,而建立这样一种深层次的信任关系,势必是要付出成本的。
新电商平台拼多多创始人黄峥在接受《财经》采访时,就曾坦言:投广告是为了告诉消费者,我不是骗子。
当然,相较拼多多,作为电商领域“第一个吃螃蟹”的淘宝,当年在换取用户信任这条路上,进行了一条曲折的探索之路。
淘宝当时采用的是“线上线下同步走”的战略。一边在全国各大城市的地铁、公交车身、路牌等地方,贴上淘宝的广告,一边在线上投放小网站,也就是PC时代的弹窗广告。由于弹窗过于频繁,淘宝甚至被天涯某位网友发起了声讨运动,深陷舆论中心。
好在,事实证明,这些老牌电商走的路子是正确的。尽管抖快在直播电商上发力迅猛,但从用户使用度来看,老牌电商的优势仍旧十分明显。
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直播电商购物消费者满意度在线调查报告》调查数据显示,使用淘宝直播的消费者占比为68.5%,经常使用淘宝直播的消费者占比为46.3%。而抖音直播和快手直播,使用用户占比分别是57.8%和41.0%,经常使用的忠实用户占比分别是21.2%和15.3%。
用户使用度,从某种程度上也代表着用户对平台的信任度,作为电商新玩家的抖快,虽然一个叫“兴趣电商”一个叫“信任电商”,但真的在信任度和复购率的培养上,和老牌电商显然还存在差距。
结语不论如何,抖快在电商上的暗暗较量仍在持续。
9月27日,快手搜索发布首支品牌TVC,并公布品牌Slogan——用生活回答每一种生活。数据显示,近两个月,快手电商相关搜索量突增,环比提升31%。
推荐阅读
- 上门|快递上门的“蜀道难”
- 虚假粉丝|抖音:专项打击平台虚假粉丝现象,共整顿账号 23.15 万个
- 智慧销售|国务院:加快优化智能化产品和服务运营,培育智慧销售、无人配送、智能制造、反向定制等新增长点
- 价格战|快递集体"春节不打烊",究竟是反内卷还是内卷加剧?
- 平台|抖音发布首份安全透明度报告 推动平台治理公开化
- 快递柜|最高罚3万,新“快递管理办法”实施是机遇还是挑战?
- 春节|抖音电商公布春节物流政策 承诺平台不打烊
- 快递公司|网购退货的时,卖家为何总是要强调不要发顺丰?总算明白了
- 快递|快递客服外包公司怎样与甲方谈?
- 任泽平|?华为搜索引擎上线后,又突然403禁止访问;任泽平微博、公众号被双双禁言;快手网红控诉快手:高管一批一批的换,不懂管理|雷峰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