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掉链子”的全球供应链( 六 )


管涛认为,淤积的流动性只有3种去处,要么流向金融市场导致资产价格膨胀,要么流向实体经济导致通胀飙升,要么像日本一样货币流通速度下降沉淀在银行系统和居民储蓄里(资产负债表衰退)。
10月12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最新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中,下调2021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至5.9%,而“罪魁祸首”就是全球供应链的断裂。
IMF称,下调2021年全球增长预测值的原因,是发达经济体和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的预测增速放缓。其中,发达经济体预测增速放缓在一定程度上是供给中断造成的;低收入发展中国家预测增速放缓则主要由疫情恶化所致。
IMF在这份报告中形容全球经济举步维艰,复苏进程受阻。该报告称,美国以及一些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总体通胀率迅速上升。在大多数情况下,通胀上升反映了与疫情有关的供需错配问题以及大宗商品价格相对一年前低水平上涨。
IMF预计,大部分价格压力预计将在2022年消退。然而,通胀前景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主要来自疫情的未来走势、供给中断的持续时间,以及通胀预期在该环境下的演化情况。
疫情|“掉链子”的全球供应链
文章插图
045
(文中陈广博、张强、李敏、王岩、刘建为化名)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21年第21期)
疫情|“掉链子”的全球供应链
文章插图
2021年第21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 疫情|“掉链子”的全球供应链】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