薇娅|李佳琦和薇娅会不会倒掉?
编辑导语:头部主播地位是否真的很稳固?这篇文章从分析消费者、商家和平台三方的心理入手,认为头部主播站在了“不可能三角”的中间,实现了正品、低价和商家支持三方的统一。作者也认为,监管的严格管控,可能会实现中国电商评价机制和维权途径的妥善修复。推荐对电商直播感兴趣的同学阅读。
文章插图
严格来说,本文是一篇读后感。
今年双 11 前夕,朱利安老师的大稿《B 面“双11”:装在套子里的人们》(“朱文”),详细梳理了淘宝直播双巨头李佳琦和薇娅的崛起,给平台、商户、消费者带来的巨大变化。用评论区的一句话概括就是:“现在是阿里给李佳琦、薇娅打工。”
两大主播业已成为“百万漕工衣食所系”,也取代了另一些人原本的工作,整个平台的生态已经为之改变。如果要“拨乱反正”,短时间内可能会出现混乱。就像疫情带来临时的需求下降,会让一些工厂关闭,工人遣散。而需求恢复后,产能也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回来。
那么,这就是说头部主播“大而不能倒”了吗?本文会分析:
- 头部主播如何平衡消费者、商家和平台各自的需求;
- 头部主播提供了什么核心价值;
- 一旦头部主播“倒掉”会造成什么缺失,以及可以怎样弥补。
导购的主要目的是在“一定会买/复购”和“一定不会买”的人中间,争取那些“可买可不买”的人,鼓励他们冲动消费,并通过试用形成复购习惯。为此,导购需要满足中间层消费者的两个诉求:消费意愿和更低价格,即“不知道买什么”和“哪里买更便宜”。
导购网站及 APP 侧重于提供低价信息,适用于购买目标明确的顾客。KOL 则致力于形成品牌印象,达成不看价格的“无脑下单”,适用于消费意愿不明确的潜在顾客。好的主播则兼顾两个诉求,既能“忽悠”观众买一些原本并没打算买的东西,又尽力保证价格具备吸引力。
但是,任何导购行为只有同时获得了商家和平台的许可,才能持续下去。三方的需求都应该平衡。
- 消费者一般是同时考虑消费意愿和价格因素,视自身经济条件而定;
- 商家更希望培养消费意愿,而不喜欢打折促销;
- 平台最大的希望是主要导购渠道的控制权握在自己手中。
富裕家庭会不等打折,直接选择熟悉的品牌;也会喜欢尝鲜,乃至买并不实用的盲盒等文创产品。普通家庭以各种 10 元包邮、生活必需品为主,也更频繁选择“非正规厂家”的“杂牌”。即使对品牌有向往,也会忍住等折扣够大再说。
近期更多消费者“手头紧了”,给整体消费带来了压力。商家最喜欢的“一定会买”类消费者变少了,还有一些消费者从“可买可不买”进一步降级到不买,“不买立省 100%”。这是今年双 11 声势变弱的根本原因。
商家的营销手段可简单分为品牌营销和效果营销两种。品牌营销效果不好量化,只会在经济上行,业绩向好的阶段大规模实施。这两年,多数商家从品牌营销急速转向效果营销,不论手段如何,以能带多少货作为金标准。
在世纪之交直到 9/11 事件之前,以及中国 2008 年前后“开闸放水”时,“大而空”的品牌形象片、“恒源祥”“脑白金”等洗脑广告曾在电视机上大放异彩。
推荐阅读
- 京东联盟|薇娅“倒下”后,刘强东做出两个重要决定
- 下架|李佳琦被浙江省消保委点名!
- 李佳琦|李佳琦所属公司美腕被罚 直播带货需继续规范
- 直播间|薇娅们被封后,商家也降价了!
- 京东|薇娅被曝光后,京东也传来消息,刘强东这次显然做对了
- 直播|薇娅被曝光后,京东也传来消息,刘强东这次显然做对了
- 直播间|薇娅、雪梨谢幕,直播电商的话语权将归谁
- 羊剪绒|“直播女王”薇娅IP联名打造双十二潮流爆款,却遭暴力侵权抄袭!!!
- 税收|薇娅翻车,偷税只是表象!触碰国家战略底线才是主因
- 商标|李佳琦家里的5条狗都申请了商标,贫穷再次限制了我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