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品牌|消费品牌如何实现第二增长曲线,我们总结了4点答案( 三 )


消费品牌|消费品牌如何实现第二增长曲线,我们总结了4点答案
文章插图
图片来源雪球
最早,华熙生物是一家玻尿酸供应商,它是SK-II、珀莱雅、雅诗兰黛等国际一线品牌的原料供应商。
2018年,中国玻尿酸原料的总销量占全球总销量的86%,而华熙生物一家占比就达36%,这就意味着,全球超过三分之一的玻尿酸产品和华熙生物有关。
渐渐地,凭借华熙生物超强的品牌运作能力,业务开始朝下游发展,孵化了众多各具特色的美妆护肤品牌。
如薇娅直播间推荐的润百颜、去年刷爆各大平台的故宫口红系列等等。
根据华熙生物的财务数据显示,2019-2021H1在总收入增长的情况下,功能性护肤品的营业收入占比从33.66%增长到61.99%;反之,原料产品的营业收入占比从40.37%下降至21.43%。
从数据不难看出,华熙生物作为探路人,通过上游工厂转型向下延伸做品牌,实现企业的第二曲线。

  • 平台型扩张
平台型扩张是指:聚集客户流量围绕平台提供多种服务。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3月31日,拼多多平台活跃买家数8.238亿,超越阿里的8.11亿,京东的4.998亿,成为国内用户规模最大的电商平台。
拼多多前进步伐的明显放缓,流量天花板开始显现,尤其表现在一季度的环比数据。
2021年一季度拼多多活跃买家数同比净增1.958亿,增幅31%,但相比2020年四季度,活跃买家数环比净增3600万,增幅只有4.57%。
相比之下,阿里巴巴环比净增3200万,环比增幅4.11%,京东环比净增2790万,环比增幅5.91%,拼多多与他们并没有继续拉开太大差距。
拼多多CEO陈磊明确指出,在平台用户超7亿后,用户增速放缓将不可避免。
但是,陈磊也指出,拼多多仍有增长的空间,比如提高用户基数。
为了开辟第二增长曲线,拼多多开始做生态延伸,开始向买菜领域挺进。
陈磊在回答分析师提问时表示,多多买菜其实是拼多多电商业务的一个自然延伸,因为拼多多了解农业这一块,也看到了消费者在这方面有强劲需求。
市场上有许多声音支持拼多多此举措,主要原因在于:
第一,拼多多的货源优势。
拼多多一直在做农货上行这个事情,目前有近2000人规模的农货上线团队,深度介入农业产、销、研、加工一体化的产业链中。
据了解,2017年至2019年间,拼多多的农(副)产品成交额从196亿元增长至1364亿元,复合增长率为163.8%,占农产品网络销售额的比重从8.0%上升至34.3%。
陈磊10月曾表示,拼多多2020年与农业有关的GMV将增至2500亿人民币。
农货优势将使得拼多多在买菜方面占据不少优势。而且,买菜其实也有利于进一步巩固拼多多在农货上的优势。
第二,买菜是和拼多多用户契合度较高的类目。
拼多多的主力用户群为中等消费人群,追求性价比,购买的商品以食品、水果、服饰、运动装备、鞋包、女装、母婴、饰品、美妆为主。
而多多买菜的推出,既在价格上满足这群注重性价比的用户的买菜需求,又在价格和时间上满足了部分用户的生活需求。
4、多元化扩张:跨行涉足多种不同业务
“0糖0脂0卡”捧红了元气森林,也一举奠定了元气森林在软饮界的地位。
而唐彬森的“野心”远远不止这些。
根据天眼查显示,元气森林先后申请注册了“豆乳”、“燕麦也疯狂”等商标,进军植物蛋白饮料领域。
同时,元气森林还全资持股两家企业,分别是厦门王辣辣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和轻巧拿(厦门)科技有限公司,借此进军辣味食品。
此外,元气森林还投资了Never coffee、王小卤、田园主义等多个新锐品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