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现实|一文看懂,为什么有的投资人讨厌元宇宙,有的却爱死它了
文章插图
元宇宙里没有新东西。或许十年之后,它就会成为未来的互联网,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
作者|周峰
编辑|白瑞
图源|摄图
再一次,周鸿祎对热潮中的科技新概念表达了不看好。
11月20日,周鸿祎作客央视《对话》节目时,直言元宇宙“代表着人类的没落”。在他的理解中,“元宇宙的一切东西都还是虚幻的,就算实现了,也是虚拟现实”。
此番言论建立在他和美国同行交流后的印象上。大洋彼岸认为的元宇宙最高形式是脑机接口。“闭着眼睛躺在床上,插着管子有营养液,再刺激你的脑电波,就能产生无数的幻想。这样不就成为了《黑客帝国》里面的人肉电池吗?”
上一次被“红衣大炮”“灭灯”的新技术,还是2018年全民关注的区块链。但和3年前争先入局区块链的“盛况”不同,如今一级市场关注元宇宙方向多年的投资人,对各种鼓吹元宇宙概念的项目并不看好。
但不看好的原因,并不是认同周鸿祎。
冷静的一级市场
都在等腾讯
虽然二级市场一度出现过盲目炒作的现象,但在云岫资本的观察里,一级市场对元宇宙的态度,仍然以谨慎乐观为主。
“有些项目会带上元宇宙的概念去融资,但一级市场,尤其是具有核心判断力的机构,对这个方向也只是开始重点关注。”云岫资本董事总经理符志龙介绍,由于元宇宙和2016-2017年一度火热的VR有部分重叠,机构整体上对元宇宙赛道的态度并没有特别激进。
“大部分考察元宇宙机会的投资人,还是会选择偏早期的项目,以及比较好的团队。”云岫资本观察到,这些投资多以布局为目的。
相比之下,偏成长期和中后期的项目并不吃香,除非海外已经有了比较好的项目能够对标。
据创业邦不完全统计,自Facebook宣布改名Meta以来,全球范围内已至少发生超过300起科技创业公司融资事件。其中和元宇宙强相关的VR/AR项目数量仅有23起,占整体比例不足10%。和动辄融资数亿美元的企业服务赛道相比,该行业也鲜见过亿美元的项目。
李萌所在的星瀚资本便是出手谨慎的机构之一。早在2016年时,身为合伙人助理的他就已经开始关注元宇宙相关方向的技术。星瀚资本自身也在智能引擎等元宇宙相关的技术领域有所布局。然而在当下,李萌却对各种打着元宇宙概念的创业项目心怀警惕:“话题热起来,各种人都会来搭便车。”
在符志龙看来,“元宇宙有点像5年之前的物联网,也是一个大的概念和范畴,但怎么落地,最终形态是怎样的,并没有一个定论。”
他认为,在思考比较清晰的方向上,尚需要3-5年才有可能出现有效的商业模式。而像AR眼镜、虚拟人社交等概念,由于生态和载体都不完善,成熟时间可能需要5年以上。
这也是李萌对当下元宇宙概念心怀警惕的原因。元宇宙构想自身是多领域共同参与的进程,能否成为现实,并不是依靠单点技术或产品爆发的简单事情。
“元宇宙的实现来自共识,如果大家的共识足够多,应用场景就可以迅速搭建出来。”李萌表示。
“如果元宇宙有产业方重度投入资源的话,可能时间表会不一样。”符志龙举例,“VR因为Facebook和Oculus的重度投入,近两年发展速度就很快。”
目前,除了Facebook外,跟进元宇宙概念的,不乏高通、英伟达、字节跳动等来自产业上下游的大厂。而在当下,业界更加关注腾讯何时入局。
“腾讯的业务包括游戏、视频、工作协同和社交,在生态层面上是最完善的。”在符志龙看来,腾讯正式宣布入局元宇宙,或许就意味着真正进入了元宇宙的春天。
推荐阅读
- 误区|产品驱动增长 PLG 风靡,一文聊透机会与误区
- 用户|一文详解拼团功能
- 科技|一文详解 2022 年数字营销的变与不变
- 中仑|一文读懂社区团购怎么玩?
- 农产品|一图看懂!RCEP“朋友圈”都有什么农产品贸易
- 安全|一文揭秘2021年区块链黑客攻击频发的原因
- dWeb3研究:一文读懂 Flamingo DAO
- 拼多多|一文讲透美团兴盛史(三):社区团购
- 老干妈|从吃瓜到懂点知识,看懂13.41亿背后的整个电商直播行业
- 虚拟现实|2021百度AI开发者大会在元宇宙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