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过程中,为特定场景设计的供应链融资产品在该行业陷入下行周期时,面临着被淘汰的风险。那么,针对新的市场需求就得寻找新的场景,意味着以往的产品开发步骤需要重新来过,这就造成成本的重复支出。如果存在底层支撑系统,只需根据具体场景嫁接产品,便可不断迭代和创新,一次性成本付出可不断植入多种场景,创造更多利润。因此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供应链金融得以全面开展的基本前提就是实现供应链金融操作系统的搭建,为不同产业链场景下的个性化融资产品提供生长的系统环境。
(三)产业链思维
加强供应链金融风险管控另一个重要思维是对产业链思维的培养,即从产业链全局出发以理清各个环节的风险点所在,实现从信用孤立到信用穿透的嬗变。产业链思维要求深入产业链条,梳理清楚上中下游的贸易背景关系,从产业发展规律出发,摸清楚各供应环节的风险点,进而有针对性设计产品和管控风险。
如果割裂链条贸易关系,供应链金融就回归到传统流贷,有的甚至异化成了抵质押担保贷款,与此同时相应的风险管理思维也会回归到传统贸易型融资范畴内。以传统信贷模式审查供应链金融类业务,不仅没有起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作用,反而由于增加了过多审核流程而降低了效率,并在无形中增加了企业负担。
因此,注重供应链金融的产业链思维培养,深入产业发展之中,促进商业银行角色转换,才能有效推动供应链金融实现规模化、效率化落地。来源: 《海南金融》作者: 康欣
推荐阅读
- 阿里巴巴|马云“接班人”是啥来头第一天上任,阿里巴巴损失517亿!
- 电商|俞敏洪或要“转型”?在电商平台做起直播带货,是有何打算?
- 亚马逊|告别“好评返现”,商家侧的“晒单有礼”还有意义吗
- 上门|快递上门的“蜀道难”
- 低俗词汇|B站发布“低俗词汇谐音梗”治理公告,多次违规将被封号
- 工地|“小马云”已不火,如今“工地马云”火了,网友:确定不是本人?
- 景气度|2022,七“贱”下天山
- 手机银行|漫谈金融产品数据可视化
- 劳动者|这些工作将实行“职称制”!官方发通知,新的“香饽饽”行业来了
- 网易养不起“考拉”,阿里拼多多急剁手,网友丁磊全职养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