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7个字看透当代年轻人消费观( 四 )


尤其是不愿墨守成规的年轻人,他们正尝试将气泡水、雪碧、乌龙茶、燕麦奶等各种饮品与咖啡或酒进行搭配。
与此同时,隔几步就有一家的新式茶饮店也正在为年轻人实现“奶茶自由”而努力。说到密集开店,就不得不提茶颜悦色,在长沙重点商圈,几乎每十步就能看到一家。
如果你认为这只是品牌的营销策略,并不能说明什么的话,那让我们来看一座被奶茶店“包围”的城市。
据统计,深圳共有10093家奶茶店,密集程度超过了公共厕所(3343座)。上了年纪的人无法理解年轻人对奶茶的旺盛需求,当他们感叹身边的奶茶店泛滥成灾的时候,年轻人早已手拉手结伴点奶茶去了。
过去,年轻人常把“没有什么事是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挂在嘴边,如今,这句话的范围已经从火锅扩大到了炸串、自嗨锅、螺蛳粉等,仿佛一切重口味食品都是解决难题的“万能钥匙”。
这对于资本便是难得的“香饽饽”。于是我们看到,成立于2018年的夸父炸串,在今年接连完成三轮共计1.5亿元的融资;喜姐炸串新近的A轮融资拿下了2.95亿元……
可以预见的是,2022年,一定会有更多成瘾新产品出现,而你要做的很简单——上瘾便是!

咖啡|7个字看透当代年轻人消费观
文章插图

在“造”的时代,年轻人越来越不单纯——去文和友不单纯是为吃饭,去各种市集不单纯是想逛街,去彩妆集合店也不单纯是要买买买。
他们把这些人造场景当成一个个旅游、打卡圣地,“能出片”是衡量它们成功的主要标准,至于餐食是否可口?不重要!产品好不好用?不重要!服务到不到位?不重要!
几乎是同样一批人,对迪士尼所缔造的玲娜贝儿,一会儿“上头”一会儿又“下头”。作为没有作品支撑的“流量明星”,虚拟偶像也成为了年轻人更安全的选择,让商家在明星频频翻车的当下找到了新的替代品。
事实上,与真实的明星相比,虚拟偶像确实拥有更多可能性——除了完美的人设和颜值,百变的造型,以及更高的可塑性外,每一个虚拟人都手握着一张通往“元宇宙”的门票。
作为2021下半年最火且最具争议的词汇,“元宇宙”称得上是“造”时代中最纯粹的一个人造概念了。有人觉得它是概念炒作;有人则将它视为下一代互联网的呈现方式,是一种虚拟和现实的交互。
且不论各派观点的对与错,挽起衣袖开干才是商业世界信奉的准则,许多品牌已经开始在虚拟世界创造属于自己的人、货、场——从现实世界转战虚拟世界,这是一场更加宏伟的“造景”运动。
在如今这个“只有想不到,没有造不出”的“造”时代,每一天都可能会有新产品、新场景、新“人”物,裹挟着奇妙有趣的创意出现在消费者的生活中。
其背后,有不断成熟的互联网技术,有敢想敢做的新消费品牌,也有创造力爆棚的年轻人……
一幅品牌们期望的新消费用户画像是怎样的?
Ta生活在一二线城市,是一位20岁出头的小白领,有着还算体面的收入;会追星,爱刷剧,喜欢尝试新鲜事物,且有着不错的审美品味;抖音和小红书是iPhone手机里必备的两大软件,接受种草,还总能想起来去拔草。总之,Ta年轻而极富消费潜力。
这个目标之下,押对赛道,找准定位,似乎就有了先人一步的机遇。
只不过,商业环境瞬息万变,从来没有所谓的万能密钥,而完美的消费者也并不一定真正存在。人的变化与不同,又带来品牌决策的多样性。
以“新、感、惠、反、懒、瘾、造”为代表的七大关键词,洞悉了过去一年消费行业的现象与规律,但也绝不意味着它即是未来的参照物。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