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特性之比较( 二 )


对骨髓、胎盘、脐带来源的MSCs与迁移相关的蛋白质进行蛋白质组学比较发现 ,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l)表达上升(PAI-l抑制MSCs 的迁移能力) , 并且脐带MSCs的迁移能力要弱于骨髓和胎盘(骨髓MSCs和胎盘MSCs的迁移能力分别为脐带的 5.9倍和 3.2 倍) , 表明不同来源的MSCs的迁移能力是不同的 , 不同来源的MSCs的在临床应用中的靶向治疗能力也是不同的 。
5、其他功能方面的差异
造血支持是MSCs的又一重要生理功能 。 体内正常造血是造血干细胞和骨髓 MSCs相互作用的结果 , 骨髓MSCs通过直接接触和分泌大量的可溶性细胞因子维持体内正常造血 。
MSCs是造血微环境的细胞 , 除可以为造血干细胞提供支持作用外 , 还分泌大量的可溶性细胞因子调控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分化、发育、迁移、凋亡 。 近几年来的研究表明 , 不同组织来源的MSCs均可以对造血起重要的支持作用 , 只是由于其来源不同 , 膜表面的受配体和分泌的细胞因子不同 , 造血支持的能力也不完全相同 。
比较成人骨髓、胎儿骨髓、胎儿胰腺和脐带来源的MSCs体外支持造血的研究 , 发现4种不同来源的MSCs都能体外支持造血 , 造血能力的强弱为: 成人骨髓MSCs>胎儿骨髓MSCs>胎儿胰腺MSCs>脐带MSCs 。 同时 , 我们比较了4 种来源MSCs对脐带血CD34+细胞来源的巨核祖细胞向巨核细胞分化的影响 , 发现4种MSCs均可以促进向巨核细胞的分化 , 其中成人骨髓MSCs的作用最为明显 。

MSCs主要的免疫学特性是低免疫原性以及免疫调节能力 , 低免疫原性表现为不表达MHCⅡ类分子、不表达共刺激分子 , 以及不引起同种异源淋巴细胞的活化和增殖; MSCs对多种免疫细胞都具有免疫调节功能 , 主要表现在抑制活化T淋巴细胞的增殖和干扰素(IFN)-g的分泌、抑制B细胞的增殖和免疫球蛋白的分泌、抑制自然杀伤细胞(NK)的杀伤活性 , 以及抑制单核细胞向树突状细胞(DC)的分化 , 并且MSCs的免疫调节活性主要是通过可溶性细胞因子发挥的 , 同时组织来源的MSCs均具有免疫调节功能 。
不同来源的MSCs其免疫调节功能并不完全相同 , 骨髓MSCs和脂肪MSCs均可以抑制商陆促有丝分裂素(PWM)化的B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的分泌 , 但是脂肪MSC对免疫球蛋白的免疫抑制作用比骨髓MSC更加明显 。
目前研究显示 , 不同组织来源MSCs免疫活性的不同主要表现为“强”或“弱”的差异 , 而非“有”或“无”的差异 。
【不同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特性之比较】MSCs作为目前研究的一种主要成体干细胞 , 可以从多种组织中提取获得 , 不同组织来源的MSCs首先必须满足 MSC的共性要求 。 与此同时 , MSCs是一群混合细胞 , 不同来源的MSCs由于其来源不同 , 以及所用培养试剂和方法的差异 , 都可导致其提取出细胞的\" 干\" 性并不完全相同 , 这就导致了MSCs的表面标记、增殖、分化、造血支持、免疫调节等功能并不完全相同 , 我们可以根据不同来源的MSCs的一些功能差异 , 选择性地将其应用于临床 , 进而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