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再复制?历史上的最强火箭土星五号,美国怎么也造不出来了?( 二 )


那么土星五号究竟是如何制造出来的呢?其实主要原因就在于美国木星系列火箭的成功 。 新一代的土星系列火箭 , 也正是在木星系列火箭的改进下成功制造而成 。

除此以外 , 其实在冯·布劳恩接受到制造土星五号的任务之前 , 其实就已经在美国马歇尔航天飞行中心对如何增加火箭推力、减少操作系统复杂程度等问题展开了研究 。
值得一提的是 , 现如今很多人疑惑 , 当美国总统肯尼迪提出设想的时候 , 美国在太空领域上的发展距离登月还遥遥无期 。 可仅仅只是过来十年不到的时间 , 美国人就完成了登月 。 为此 , 不少人甚至还对美国登月的真实性提出了质疑 。 而冯·布劳恩团队的提前研究 , 便足以回应相关质疑 。

在设计过程之中 , 为了让土星五号拥有更加强悍的推动力 , 冯·布劳恩团队主动放弃了传统单发动机的设计思路 , 并创造性的提出多级火箭的构想 。 只不过就整个登月工程而言 , 这种构想也仅仅只不过是参考之一而已 。
不仅如此 , 经过1957年到1962年长达五年的时间 , NASA才最终确定了登月的相关计划 , 这也让土星五号的研发不断进行相应调整 。 尽管大方向上没有太大变化 , 但是微末之处的细节 , 却也让冯·布劳恩等科学家不得不花费更多的时间 。

土星五号的实力
好在最终经过科学家们坚持不懈的努力 , 土星五号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 由于巨大推力的存在 , 土星5号的体积与容量远远超过了当时世界上绝大多数在役火箭 。
如果将阿波罗宇宙飞船放在土星五号顶端 , 其总高度甚至能够达到111米 , 直径则将近十米 。 更让人惊讶的是 , 在加满燃料以后 , 土星五号的总重量能够达到3000吨 , 其运载能力更是达到了118吨 。 即便是放在现代社会之中 , 也没有任何一个运载火箭能够与之相比 。

正因如此 , 土星五号被称为世界上最强悍的运载火箭 , 一点也不为过 。 而在之后的太空领域发展中 , 土星五号的实力再次体现出来 。 在1967到1973年这六年的时间里面 , NASA前后共发射了13枚土星五号火箭 , 却从没有出现过任何一次事故 。 在最后一次发射时 , 土星五号甚至成功将天空实验室的空间站送入太空 。

可既然土星五号的表现如此优秀 , 为什么说土星五号无法复制呢?难道美国人真的再也造不出来了吗?答案并非如此 , 如果想要制造土星五号 , 在当前世界范围内 , 相信中美俄三个国家都有实力能够制造 , 只不过土星五号的性价比是否值得 , 这就是每个国家都需要思考的问题了 。

时代的不同
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 , 美国人之所以能够制造出土星五号这样强力的火箭 , 主要原因在于美国人集中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精力 。 为了在太空竞赛之中取得胜利 , 美国人甚至放弃了在其他方面上的发展 。
当然 , 美国人做出这种抉择 , 主要原因也在于那个年代除去苏联之外 , 很少有国家能够在其他方面上追赶美国 。 就计算机来说 , 世界上能够成功研发使用计算机的国家都不算多 , 美国自然可以放心大胆地在航空领域上花费资金 。

可同样的行为决策放在现在是否可行呢?答案是否定的 。 要知道在现代社会之中 , 除去太空航天领域上的发展之外 , 各个国家在其他领域的发展都已经逐渐追赶了上来 。 在这样的情况下 , 如果继续一意孤行的发展太空领域 , 就完全和时代的发展基调违背了 。
不仅如此 , 当美苏两国的太空竞争在1975年结束以后 , 其实美国就没有太大必要继续追求太空发展 。 毕竟在这一领域 , 即便是我们国家 , 如今也仅仅还处于追赶阶段 , 美国人完全可以以逸待劳 。

资金的限制
除去时代的不同之外 , 其实资金的投入也是土星五号无法复制的重要原因之一 。 在美苏太空领域竞争时期 , 美国人可以肆无忌惮地为土星五号投资 , 尤其是在美国民众保持高昂热情的时候 , 这种投资几乎都可以称得上稳赚不赔 。
可“风口”一旦过去 , 当民众的热情消退以后 , 自然就不会有太多人会为太空竞争买单 。 在这样的情况下 , 美国人就要思考继续为太空领域投入资金这件事情 , 是否值得 。

其实不仅仅是土星五号 , 就美国登月这件事情来说 , 其实道理也是完全一样的 。 当登月尚未完成的时候 , 每一个美国民众都在期待美国完成登月的那一天 , 可等到这个目标完成 , 而下一个目标(登陆火星等)还遥遥无期时 , 美国民众同样会失去热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