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佩孚 爱国革命将军还是背信弃义的刽子手?( 二 )
在京汉铁路上 , 由于吴佩孚挂着保护劳工的招牌 , 与共产党有具体的合作 , 京汉铁路的工人们陆续建立起了“工人俱乐部” 。要不是后来发生了二七惨案 , 李大钊的好盟友吴佩孚也不至于落下屠杀工人的刽子手恶名 。只是 , 昔日爱国英雄怎么突然成了狠心的屠杀者?这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
若干年后 , 当吴佩孚的参政汪崇屏回忆二七惨案时 , 说出了这番话:“民国十二年二月四日 , 京汉铁路工会下令定于第二天早晨全线罢工 , 由李守常来领导 , 实际出面的是王功与李振瀛 。长辛店、郑州、汉口同时发动 。到二月七日 , 军队出来干涉 , 强迫复工 , 在汉口、长辛店都发生流血惨案 。李认为是吴(佩孚)所下的命令 , 其实吴不曾下令 , 吴根本就不知道李是共产党 。关于长辛店、郑州与汉口三处枪杀工人的事件 , 前两处是曹锟下令的 , 后一处为萧耀南所干 。吴夹在其间 , 担当恶名 , 实在冤枉 。”
“中国最强者”的落幕
即便身负刽子手的骂名 , 1924年的吴佩孚依旧为全世界瞩目 , 这一年 , 光头吴佩孚的肖像第一次出现在美国《时代》杂志的封面上 , 这是中国人在《时代》杂志封面的第一次亮相 , 照片下有两行说明:“GENERALWU(吴将军)”和“Biggest man in China(中国最强者)” 。
其时 , 吴佩孚已到了五十而知天命的年纪 , 当年4月 , 数千宾客云集洛阳 , 为他祝寿 。康有为更是写下寿联相赠:“牧野鹰扬 , 百岁勋名才半纪;洛阳虎视 , 八方风雨会中州” , 赞美之词溢于言表 。
1939年12月4日 , 65岁的吴佩孚因牙疾复发、高烧不退 , 请日本牙医看病后猝死 。出殡当天 , 送殡人员延绵数里 , 北平的老百姓自发地参加葬礼 , 沿途的阳台上、街道旁的观殡民众 , 人潮如海 , 途中还搭有许多席棚进行路祭 。据吴佩孚孙子回忆 , 出殡队伍边行边停 , 极为缓慢 , 从早晨出发至黄昏才抵达 , 几乎行进了一天 。当时报称 , 此乃民国以来北平罕见的盛举 。
推荐阅读
- 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 十月革命的影响
- 爱国诗人屈原之死疑云 自杀说未必是事件真相
- 辛亥革命后旗房为何恐慌性抛售 旗房抛售潮
- 刘步蟾“恶名”从何而来?投降派还是爱国英雄
- 为什么说辛亥革命的一半功劳应属于立宪派?
- 那些哭笑不得“爱国秀” 挂殉国牌的宋朝知州
- 被喻为文坛常青树的苏雪林非同寻常的爱国情怀
- 乾隆偏爱国外玩具 宫中不少东西原装进口
- 陆游与表妹唐婉 南宋爱国大诗人陆游的爱情故事
- 鲁迅为何不在辛亥革命阵营中?鲁迅与辛亥革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