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战乱屠杀 47次屠城虐杀两百万人( 四 )


儒家学说的发展虽然给中国人带来了无耻,但是毕竟还是留下“仁” 。“仁”是儒家的中心学说之一,用孔子的话说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两汉更替之际的君主和将领们的作为体现了“仁”的巨大影响,例如:刘秀、邓禹等人 。
可惜的是,随着儒家学说的日益庸俗化,伪君子和真小人的与日俱增,“仁”对中国人的影响越来越局限于普通民众,特别是无权无势的民众 。对于普通民众而言,“仁”一来可以为自己的懦弱和善良辩护,希图获得些许的自尊和安慰 。二来可以以它作为自己身处乱世的盾牌,它虽不可以攻取利益,但是至少保护自己置身乌烟瘴气之外 。
作为儒学学说对立面的道家为处在乱世之中的人们提供了一个满足自尊的理想出处 。人世与社会之中的恩恩怨怨太多,置身于自然或者上天神仙境界之中则是一种最美妙的选择 。
因此,道家以至于后来道教的人们都在致力于摆脱社会,其中包括苦痛,也包括欢乐;包括正义,也包括罪恶;包括是,也包括非 。一句话,不论世间的是与非,只去寻找自己的平静与快乐 。这种思想发展到一定程度,清谈应运而生,严重到“玄”风肆虐 。
【南北朝战乱屠杀 47次屠城虐杀两百万人】了解了上述先秦至魏晋南北朝社会主流思想的发展演变过程,就能很容易明白屠城现象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发生的新变化 。这些新变化背后决定性的东西就是中国人自尊的丧失(具体内容需另文撰述),整个社会人心大变 。具体的表现就是墨家的消失,儒家的庸俗化和道家的龟缩化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