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燥养营汤的作用与功效
【来源】《温疫论》上卷 。
【配方组成】知母天花粉当归身白芍地黄汁陈皮甘草
【用法】加灯心煎服 。
【作用与功效】滋阴润燥,养血和营 。
【主治】两目加涩,舌反枯干,津不到咽,唇口燥裂 。周身痛痹,或四肢挛急,或流火结痰,或遍身疮疡,或两腿攒痛,或劳嗽涌痰,或气毒流注,或痰核穿漏,凡有阴枯血燥者 。
【方解与方论】
本证因燥热伤及阴血所致,故用知母、天花粉、生地清热润燥,当归、白芍养血和营,灯心清心安神,陈皮、甘草理气和中 。
【医案案例精选】
温燥伤肺
【清燥养营汤的作用与功效】王某某,年35岁,业商,住南街柴场弄 。病名:温燥伤肺 。原因:秋深久晴无雨,天气温燥,遂感其气而发病 。症状:初起头痛身热,干咳无痰,即咯多稀而黏,气逆而喘,咽喉干痛,鼻干唇燥,胸满胁痛,心烦口渴 。诊断:脉右浮数左弦涩,舌苔白薄而干,边尖俱红,此《内经》所谓“燥化于天,热反胜之”是也 。疗法:遵经旨以辛凉为君,佐以苦甘,清燥救肺汤加减 。处方:冬桑叶9g,生石膏(冰糖水炒)12g,原麦冬4.5g,瓜蒌仁(杵)12g,光杏仁6g,南沙参4.5g,生甘草2.4g,制月石0.6g,柿霜(冲)4.5g,先用鲜枇杷叶(去毛筋)30g,雅梨皮30g,二味煎汤代水 。
次诊:连进辛凉甘润,肃清上焦,上焦虽渐清解,然犹口渴神烦,气逆欲呕,脉右浮大搏数者,此燥热由肺而顺传胃经也 。治用竹叶石膏汤加减,甘寒清镇以肃降之 。次方:生石膏(杵)18g,毛西参4.5g,生甘草1.8g,甘蔗浆(冲)两瓢,先用野菰根60g,鲜茅根(去皮)60g,鲜刮竹茹9g,煎汤代水 。
三诊:烦渴已除,气平呕止,惟大便燥结,腹满似胀,小溲短涩,脉右浮数沉滞 。此由气为燥郁,不能布津下输,故二便不调而秘涩 。张石顽所谓:“燥于下必乘大肠也 。”治以增液润肠,五汁饮加减 。三方:鲜生地汁两大瓢,雅梨汁两大瓢,生莱汁两大瓢,广郁金三支(磨汁约二小匙),用净白蜜30g,同四汁重汤炖温,以便通下为度 。
四诊:1剂而频转矢气,2剂而畅解燥矢,先如羊粪,继则夹有稠痰,气
平咳止,胃纳渐增,脉转柔软,舌转淡红微干,用清燥养营汤,调理以善其后 。四方:当归身30g,生白芍9g,肥知母9g,蔗浆(冲)两瓢,细生地9g,生甘草1.5g,天花粉6g,蜜枣(擘)2枚 。效果:连授4剂,胃渐纳谷,神气复原而愈 。(《全国名医验案类编·第五卷》) 。
【临证提要】
本方滋阴养血润燥,除用于疫病后期调治,临床也可用于阴血不足,燥热内生诸证 。若心火甚,谵语者,“加辰砂一钱” 。此外,吴又可提出其禁忌证:“若素多痰,及少年平时肥盛者,投之恐有腻膈之弊 。”
推荐阅读
- 血府逐瘀汤的正宗配方组成剂量、方歌速记歌诀、用法用量
- 补阳还五汤的正宗配方组成剂量、方歌速记歌诀、用法用量
- 程钟龄蠲痹汤的作用功效
- 程钟龄银花甘草汤的作用功效
- 程钟龄菊花甘草汤的作用功效
- 程钟龄秦艽天麻汤的作用功效
- 程钟龄茵陈术附汤的作用功效
- 银耳红枣鸡汤的做法(热菜菜谱)
- 经常喝汤有什么好处?榴莲壳煲汤怎么做
- 酸菜粉丝丸子汤的做法(家常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