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熬夜的危害 糖尿病人熬夜有什么危害

熬夜的危害是很大的,尤其是对于身体健康以及皮肤的伤害更是不用说,现在的上班族几乎每天都是熬夜加班,生活作息已经杂乱,对于一些糖尿病患者而言,熬夜更是不可以有的 。那么糖尿病患者熬夜有哪些为哈呢?糖尿病人怎么应对熬夜带来的危害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去看一下吧 。
下面就看一下糖尿病患者熬夜有什么危害吧 。睡眠不足和血糖的控制是由很大的关系的,尤其是针对一些2型糖尿病患者,如果睡眠不好的,那病情就会加重 。
科研人员对161名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发现睡眠时间长短和睡眠质量直接影响到糖尿病人的病情,经常睡不着觉或睡眠质量差的患者,血糖明显不稳定 。
一、糖尿病人熬夜的危害
1、导致血糖偏高
熬夜会导致两个后果,一个是睡眠不足,另外一个是心理应激 。这二者都会刺激大脑皮层,使之活跃 。大脑皮层的活跃导致下丘脑的交感神经中枢兴奋,儿茶酚胺分泌增加,可导致血液中胰高血糖素含量升高,抑制胰岛素的分泌,从而引起血糖的升高 。
在凌晨4点到上午9点的时候,这个时间段血糖是最容易升高的 。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如果不及时的起床,不及时的吃药吃饭,那么身体中的血糖就会出现混乱 。
血糖的升高就会造成增加肾脏的负担,随后导致血糖的波动,增加对血管的伤害,也加重了病情 。
除了可以引起血糖升高外,对某些注射胰岛素的患者来说,睡懒觉可能会导致低血糖反应的发生 。特别是服用中长效胰岛素的患者,如果早晨不起床及时吃饭,前一天晚上注射的药物还在起作用,很容易发生低血糖 。对于年纪比较大的糖尿病患者来说,睡眠中的低血糖会导致昏迷,严重时甚至会危及患者的生命 。
2、导致血压偏高
血压在一天中并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呈现着一定规律的波动性 。通常情况下,血压在夜间比较低,凌晨血压急剧上升,白天基本上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 。而且多数人的血压会出现有双峰,一个是上午的6:00~8:00,另一个是下午的4:00~6:00 。下午6:00过后,血压缓慢下降 。血压的这种波动性变化是由体内分泌的去甲肾上腺素和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的压力感受器调节产生的 。而熬夜则会导致去甲肾上腺素分泌过多,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 。
3、导致肝功能异常
熬夜不仅是对于一些年轻人是不好的,对于一些身体的肝脏更是伤害极大,对于肝脏细胞的营养的吸收是有很大的困扰,一旦肝细胞被伤害了,那么ALT和AST值往往偏高 。
4、容易上火
熬夜会让你的阴郁火旺,一般熬夜的人都是生活规律不正常 。所以往往会有肾脏的毛病,像消化不良之类的 。
二、糖尿病人怎么应对熬夜带来的危害?
1、补“ 回笼觉 ”
糖尿病患者要平稳降糖,应从改变不良睡眠习惯入手 。晚上睡觉的时间不要太迟,最好在 10 时之前,而第二天早晨在 6 时至 8 时之间起床,将每天的睡眠时间保持在 8 小时左右 。即使工作需要,也尽量不要打乱睡眠规律,不要耽误按时吃药打针 。如果前一天晚上睡得晚,第二天早晨需要 “ 补补觉 ” ,最好在早晨 8 时之前起来,服用降糖药物或注射胰岛素并进食早餐后,再睡个 “ 回笼觉 ” ,这样才能尽量保证血糖不受睡眠改变的影响 。
2、不要喝咖啡
建议不要喝咖啡 。虽然说咖啡是提神的,但是咖啡中的咖啡因会破坏维生素B,要是长期这么喝下去的话会造成维生素B的缺乏 。建议要是糖尿病患者熬夜的话,最好吃点维生素B 。
一时熬夜可以用上述方法急救,但夜班族不能避免熬夜怎么办呢?看看下面的建议:
3、不要吃饼干
糖尿病患者要熬夜的话,千万不吃饼干之类的甜食 。因为你已经患有糖尿病了,还在晚上吃甜食 。这样只会让你的血糖加速的更快,对身体没有好处 。
4、可以吃点豆类
最好多吃点大豆类的食物(糖尿病肾病患者慎用) 。一方面大豆类的食物脂肪低,另一方面大豆类的食物能有饱腹感,对熬夜的人是很好的 。
温馨提示:糖尿病患者要想将血糖控制得比较平稳,就必须坚持规律的生活,一个好的作息规律有助于辅助治疗糖尿病,因此,糖尿病最好不要熬夜,要尽快改到这个坏习惯哦 。
经常上夜班的糖尿病人要做好日常护理
1、上班前先喝杯牛奶 。根据科学测定,人体皮肤的新陈代谢在夜间12点至凌晨6时之间最旺盛 。临上夜班前喝一杯牛奶,有益护肤,延缓皮肤衰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