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用耳机不伤耳

今年的3月3日是全国第16个"爱耳日",主题是"安全用耳,保护听力" 。但遗憾的是,近年来,生活噪音和用耳不当等原因,原本是"老年病"的耳鸣、听力衰退等,在年轻人中逐渐多了起来 。专家甚至忧心提醒,如果再不重视保护耳朵,下一代人的听力很可能早衰几十年 。
坏习惯让听力早衰几十年
古人常用"耳聪目明"来描述一个人的聪明状态,可见良好的视力、听力是我们拥有生活能力的基本保障 。在获取信息的渠道中,耳朵担负着一半的功能,但生活中,很多人却只重视"看得见"的视力,而忽视"看不着"的听力 。
根据2006年的统计,我国听力障碍患者已达2780万人,由于每年有约3万耳聋新生儿出生,再加上老年性耳聋的不断增加,目前全国听力障碍病人应该不低于3000万 。更令人担忧的是,近年来,耳鸣、耳聋等疾病在年轻人中已不鲜见,出现低龄化趋势 。
国外研究发现,伴随Mp3、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普及以及歌厅、酒吧等娱乐场所的增多,人们因不当用耳引发噪声性听力损害的风险日益加大 。特别是青少年群体的风险更大,研究表明约12%~15%的青少年听力健康受到娱乐性噪声的影响 。英国一项针对1000名16~34岁之间的Mp3使用者的调查发现,青少年长期以高音量听Mp3,可能40岁时听力就已经衰退,较上一代要提早二三十年耳聋 。国内一项针对大学生的调查还发现,在学生入学前和毕业前分别进行的两次听力检测中,很多学生都在毕业时出现了某一频率的听力下降,这与长期戴耳机以及在强噪音环境下进行娱乐活动有很大关系 。
同样在临床上,以往60岁左右的老年人才出现的听力衰退症状,现在连十几岁的孩子也开始出现 。此外,耳鸣、突发性耳聋在都市40岁以下人群中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增高,年轻上班族、大学生甚至高中生都会出现在诊室里 。他们的症状多为听力下降、持续耳鸣,或者丧失全部听力 。对于年轻人来说,一般的损伤可能暂时不影响他与别人的沟通交流,很难引起警惕,但在专家看来,虽然目前还缺少大规模长时间的临床调查,但是再过若干年,这些人就会过早地跨入了听力下降的人群,拥有一双提前衰老的耳朵,必然会造成耳病提前 。
戴耳机、掏耳朵、发脾气等伤耳恶习要抛弃
地铁、公交上戴耳机
我们的内耳有2万个纤弱的感觉神经细胞,使我们能感受到声音的美妙,然而它们又非常脆弱,经不起噪声长时间"折腾" 。上下班路上,经常能看到戴耳机听音乐看视频的人 。由于在地铁、公车上环境嘈杂,为了听清楚耳机里的声音,人们会不自觉地把音量调大,殊不知这正是造成听力慢慢下降的一个原因---近距离高分贝的噪声会造成人内耳的毛细胞损坏甚至死亡,久而久之就会引起噪声性耳聋,这样的损伤往往是不可逆的 。
酒吧、KTV待太久
去酒吧听歌、去KTV唱歌是现代人休闲的一种娱乐方式 。就在人们享受生活的同时,这些娱乐场所的噪声也在悄然损伤着听力,容易引发突发性耳聋 。这种损伤可在瞬间、几小时或几天内发生,同时会伴有耳鸣、眩晕、耳闷或耳堵塞感 。不少娱乐场所如电玩城、KTV等的噪音远超过国家对噪声污染的规定,在里面待太久会对听力造成伤害 。
频繁不当掏耳朵
掏耳朵是很多人都有的小习惯,甚至有人对此"上瘾" 。这种看似讲卫生的行为,却可能悄悄损害我们的听力 。实际上,"耳屎"可以保护外耳道上皮,防止皮肤干裂,有抑菌功效;还可阻挡灰尘、小飞虫等进入外耳道 。"耳屎"会缓慢地自动排出,而去除这层耳朵"保护膜"的掏耳朵行为,很可能诱发多种疾病,如有人喜欢用耳勺、火柴棒等挖耳朵,用力不慎易导致外耳道损伤甚至出血,严重的还会刺伤鼓膜 。如果感染形成化脓性中耳炎,还会导致听力下降 。如果伤及内耳,甚至可能引起神经性耳聋 。
管不住的坏脾气
近年来,突发性耳聋的病例越来越多,与现代人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生活压力大不无关系 。研究发现,生气、忧郁、悲伤等负面情绪,都可能诱发突发性耳聋 。另外,突发性耳聋患者的情绪波动往往较大,有一部分人会比较急躁,还有些人性格十分内向,容易钻牛角尖 。
长期熬夜
临床发现,一般年轻的耳鸣耳聋患者患病前多有一段过度疲劳期 。比如不少白领患者反映耳聋前曾连续加班,睡眠少,感觉十分劳累;学生患者则多表示在考试前有持续熬夜的经历 。
听不清、有耳鸣、大嗓门等都不能掉以轻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