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的危害 喝了一口这物智商竟退化成“婴儿”

酒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饮品,朋友聚会,客户应酬,家庭喜宴等等都会喝酒,它是我们维持关系的最好饮品,虽然说喝酒是有一定的好处的,但是过量喝酒的危害我们也得注意 。
多少人成年后都感叹过,要是能回到无忧无虑的婴儿时期就好了 。可真的一夜之间回到了婴儿时代,却只剩下了痛苦,29岁的小谢就经历了这样的痛苦 。一场酒局后,他的智商退化成“婴儿” 。
10月17日,小谢瘫卧在床上,听力和理解力严重倒退,语言能力则退化为零,不会说话,见到熟人偶尔会拥抱,但不会点头或摇头回答问题,甚至还出现行为紊乱,用嘴乱咬东西,特别咬衣服咬衣服的扣子,无规律的乱叫,日常生活全需家人督促和料理 。简单来说,小谢在一夜之间退化回到了婴儿时代 。
事情还得从1个多月前说起 。小谢在今年9月和朋友一起聚餐,当时为了助兴,一伙人一起喝了饮1瓶劲酒400ml和2斤自家酿的米酒 。小谢本身并不好酒,酒量也不大,但朋友聚会气氛非常好,不知不觉就喝多了 。回到家里,小谢倒头就睡,父母当时以为小谢只是醉酒,休息一下就好了,未予以重视 。
次日上午,小谢已经神志不清,呼之不应了 。小谢父母急忙将其送医院抢救,医生检查发现,小林因饮酒过量,导致急性酒精中毒并发缺血缺氧性脑病,29岁的他目前的智力相当于婴幼儿时期,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小林的病情有所好转,但医生表示,后期的治疗过程还很漫长 。
医生提醒:一斤左右52度白酒可致死
医生表示,一般来说建议一个人一天不超过20克纯酒精,一周不超过5天,“52度白酒每天不超过一两,一周不超过五天 。”酒精的致死量是250g纯酒精,相当于一斤左右的52度白酒 。
现在快进入冬天,很多喝酒爱好者会选择白酒,喝多了就很容易出现急性醉酒的症状,而症状一旦出现,就有可能发生很危险的行为 。
如果遭遇不得不饮酒的场合,一定不要空腹喝酒,也不主张频繁干杯,注意饮酒要适度 。
饮酒也有不少禁忌,这就是:
一、忌空腹饮酒 。
二、忌将白酒与汽水同饮,否则会使酒精在全身挥发并产生大量二氧化 碳,对胃、肠、肝、肾均会带来严重损伤 。
三、忌借酒御寒 。天冷喝上一两杯白酒,似乎可以暖身防寒,殊不知这 只是暂时的表面现象 。因为人体热量主要靠糖、蛋白质和脂肪供应,酒在人 体中产生热能并不多,它之所以进入体内会有暖和的感觉,是因为酒中的乙 醇刺激血管扩张,血液循环,”速,这样反而使体内散热速度加快,这时如 不及时防寒保温,极易引起感冒以致冻伤 。
四、忌边喝酒边抽烟 。“酒醉可以烟解”的说法,是不科学的 。边喝酒边抽烟,危害更大,因为酒中的乙醇刺激血液循环系统,加速血管扩张,从 而使人对烟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质吸收量增大,其危害将加倍 。
五、忌以浓茶解酒 。因饮过量酒后,会引起人出现口渴、翻胃 。认为饮用大量浓茶可以开胃、解酒毒,这是不正确的 。因茶叶中所含的咖啡碱会与 酒中的乙醇结合产生协同作用,非但不能解酒,反而加重醉酒的程度,起到 相反的作用 。
六、眼某些药物时忌饮酒 。酒有扩张血管的作用 。如在服用三氯丙嚏、奋乃静等镇静剂以及灭滴灵时饮酒,就易引起恶心、呕吐、头昏、胃肠功能 紊乱等症,因这些药物会使乙醇的氧化代谢受到抑制 。痢特灵、优降糖、闷 可乐等药的服用期间,也忌饮酒,否则也会出现上述的症状 。在服用安眠药 时如饮酒、则会引起中枢神经抑制过程加强,可以致昏迷 。在服用阿斯匹林、 水杨酸钠等解热镇痛药时饮酒,会引起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以致消化道出 血;在口服降糖灵、优降糖、注射胰岛素等药物时饮酒,也会导致严重低血 糖症或头晕症;在服用肌乙啶、利尿酸、速尿、噻嗪类药物时饮酒,也会出 现呕吐、头晕、行走不稳、语无伦次以及昏睡的症状 。因此,以上药物在服 用的同时,切忌饮酒 。
七、患有消化道出血、胃肠炎及胃穿孔、高血压、冠心病、活动性肝炎、 肝硬化症、上呼吸道感染、开放性结核等疾病时,严忌饮酒,否则因酒中的 乙醇刺激人体,使病症加重以致并发其它疾病 。其他炎症病者,也忌饮酒 。八、忌白酒与啤酒混饮 。因人体胃膜粘液有一定抵抗酒精渗透的作用,而啤酒却可清洗人体胃膜粘液,使酒精容易渗入人体,故白酒与啤酒混饮易使人酒醉 。
九、忌用汽水解酒醉 。有人认为汽水是清凉饮料,可用汽水解酒,这是不科学的 。因为汽水会使酒精在人体内扩散,加快人体对于酒精的吸收,加 重酒精的中毒 。同时,汽水还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对肠胃、肝脏、肾脏均会有损害 。十、忌饮雄黄酒 。我国有饮雄黄酒的民间习俗,误认为饮雄黄酒可消毒杀菌、祛病强身,但从科学角度看,这是不科学的,有害无益 。因雄黄是一 种含硫化砷的矿物,内含汞、砷等有害物质,只可外用,不宜内服,否则极 易中毒,能致人于死地的“砒箱”,就是砷的氧化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