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误区 用药十误区小心别中招( 二 )
正确做法:创可贴只适用于没有伤到肌层、出血不多而又不需要缝合的小伤口 。使用中 , 如果伤口没有被水浸湿或受到污染 , 可以在24小时内不用换创可贴 。
误区7、服药方式不正确
用药方式不正确也会让药效打折 , 甚至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比如缓控释片等剂型的药掰开吃 , 可能加重不良反应;吃头孢类抗生素期间喝酒 , 可能出现面部潮红、心悸、呼吸困难甚至过敏性休克等 。
正确做法:一般药物需要整片吞服 , 尤其是缓控释剂 , 否则每次服药吸收剂量会增加 , 毒性也会相应增加 。如果药片上有一道划痕 , 说明该药片可以掰开吃;口服胶囊时 , 不要把其中的药粉倒出来服用 。
误区8、补钙过量影响孩子发育
婴儿和青春期保证钙摄入量是必要的 , 但过量补钙、重复补钙、大量服用维生素D , 不但影响孩子胃口 , 还容易出现厌食、便秘及胀气 , 甚至可能患上肾脏结石、膀胱结石等 。孩子补钙越多越好是误区 , 婴幼儿时期补钙是为了预防佝偻病 , 单纯补钙并不能直接让孩子长得更高 。
正确做法:一般而言 , 0~6个月婴儿每日需要钙摄入量300~400毫克 , 但4个月以内的婴儿 , 每天母乳所产生的钙就完全可以满足其生理需要;1岁以后每天500毫升奶加上其他食物中所摄取的钙 , 就可满足钙需求量了 。孩子缺钙 , 其实大多是缺乏维生素D造成的 , 补钙的同时应补充维生素D 。2岁以上的儿童 , 多晒太阳、调理膳食即可 , 不用额外补钙 。若被确诊缺钙 , 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补充 。
误区9、药驾赛酒驾忽视危害大
“药驾”是指服药后出现嗜睡、眩晕、视物模糊的症状 , 它是诱发车祸的一个危险因素 。一般而言 , 服用感冒药、抗过敏药、镇静催眠药、抗偏头痛药等药物容易嗜睡;吃了镇咳药、解热镇痛药、抗病毒药会让人产生眩晕幻觉;解热镇痛药、解除胃痉挛药、扩张血管药、抗心绞痛药、抗癫痫药等易使视物模糊、辨色困难 , 分不清红绿灯 。
此外 , 很多慢性病用药也需注意 , 如降糖药使用不当出现低血糖 , 服降压药期间血压波动变大时 , 都会出现头晕、眼花等症状 。一些保健品也不容被忽视 。如褪黑素就因影响睡眠在欧盟被禁售 。正确做法:吃了以上药物 , 6个小时内不要开车 。
误区10、用水服药有讲究
吃药时一口水咽下去就完事 , 用饮料、牛奶等送服都是错误的做法 。另外 , 喝水不够也会有危险 。肾脏是药物排泄的主要器官 , 特别是服用部分抗菌药物 , 比如磺胺类药物等 , 其代谢产物对肾脏有一定影响 , 甚至可在尿中析出结晶 , 引起泌尿系统损伤 。
正确做法:服用大多数药物 , 至少喝150~200毫升的水 , 如服用胶囊剂 , 要增加饮水量 , 否则胶囊易黏附在胃壁上 , 导致局部浓度过高 , 刺激胃黏膜;吃抗痛风药、排结石药后 , 要大量喝水 , 一天的饮水量应在2000毫升以上;吃硫糖铝、氢氧化铝凝胶等治疗胃溃疡的药时 , 需要少喝水甚至短时间不喝水 。
这是因为药会在胃内变成无数不溶解的细小颗粒 , 像粉末一样覆盖在受损的胃黏膜上 , 这样胃黏膜才能免于胃酸侵蚀 , 慢慢长出新的组织把溃疡面填平 。如果多喝水 , 药物被过度稀释 , 治疗作用会减弱 。同理 , 吃复方甘草合剂、止咳糖浆等镇咳药后 , 也不宜马上喝水;吃完药后最好不要马上躺下 , 应活动10~20分钟 。
用药安全知识
哪些中西药不可同服
在生活中 , 不少人都有中西药同服的习惯 , 认为可以加强疗效 。其实这种做法不科学 。
(1)、中成药舒肝丸不宜与西药胃复安合用 , 因舒肝丸中含有芍药 , 有解痉、镇痛作用 , 而胃复安则能加强胃的收缩 , 二者合用作用相反 , 会相抵药效 。
(2)、中成药止咳定喘膏、麻杏石甘片、防风通圣丸与西药复方降压片、优降宁不能同服 。前三种含有麻黄素 , 会使动脉收缩升高血压 , 影响降压效果 。
推荐阅读
- 早餐吃什么最健康 冬季晨起吃什么最养生?
- 春季饮食养生小窍门
- 吃什么对皮肤好 8款养生粥为女性滋补养颜
- 中医药膳养生 男人滋阴壮阳的食补秘方
- 喝什么茶缓解痛经 9款缓解痛经养生茶
- 中医食疗与保健 四款药膳滋阴补肾有疗效
- 莲子的功效与作用 莲子养生药膳方
- 中医养生茶这么喝 健康不得病!
- 养生必备黑芝麻 黑芝麻8大功效
- 冬季养生粥?七款食疗方滋肝补肾强身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