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养生保健小常识 夏季养生5误区你知道吗

【夏季养生保健小常识 夏季养生5误区你知道吗】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朋友关注自己的健康和养生,想要美好的度过夏季,养生是必不可少的 。那么夏季养生保健的常识有哪些?夏季养生又有哪些误区?解下来就有小编为大家一一解答 。
夏季养生保健小常识
保持床铺整洁
夏天炎热,易生菌,保持床铺整洁不但可使人有个良好的睡眠环境而且还可以有份好的睡眠心情 。
夏季睡眠注意寝室的温度、湿度
一般舒适的温度为20-23℃,相对湿度50%-70%为佳 。20℃以下会使人有寒冷的感觉,而超过23℃,会使人有热的感觉,表现为难以入睡,甚至掀开被子 。另外寝室的通风要好 。
注意选用卧具
卧具对睡眠质量的影响特别大,床和被子要软硬适当 。在所有卧具中,枕头、凉席的作用举足轻重 。枕头不宜太高,在炎热的夏天再使用布棉枕头会使头颈长痱子,汗水浸湿枕头没有及时洗净晾晒,汗臭霉臭味会使人昏头昏脑 。夏天睡宜用天然草木植物精细编织而成的草席或以中国特有的瓷竹、毛竹为原料制成的竹席,用竹子等材料制作的凉枕 。
午睡
对很多晚上睡不好的人来说,适时的午睡可以作为一种补偿 。但午睡时间最好在1个小时左右,不要过长 。
夏季养生5误区你知道吗
误区1:大量出汗有益健康
夏天出汗一方面可蒸发散热,维持体温的恒定;另一方面可排出多种有害的代谢废物,如乳酸、碳酸、肌酐、尿素以及细菌的毒素等 。所以在暑天只要能出些汗,小便通利,就不大会得病 。若无汗少尿,常为暑病先兆 。老年人汗腺萎缩,所以容易得暑病 。
那么,为什么出汗多了又不好呢?原因是蒸发散热的效果以少量出汗为最佳;若是汗珠大滴流淌,其散热效果反而不佳,徒然损伤津液和元气 。因为大量出汗可以丢失许多有用物质,导致机体缺钾、钠 。据测定,汗液中还含有锌、铜、铬、钼、钴、碘等多种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和其他活性物质,所以出汗过多会导致脱水体虚 。另外,大量出汗可使血液浓缩,血黏度增高,对动脉硬化者有诱发血栓和心肌梗死的危险 。因此,在酷暑盛夏出汗较多时,要随时补充水分和盐分 。平日三餐应多喝些菜汤,多吃些含水分多又富含维生素和钾盐的水果、蔬菜,如西瓜、黄瓜、菠菜、丝瓜等 。
误区2:运动后大量喝水
暑天运动必然会大量出汗 。如果运动时间稍长,人体失水较多,必然会感到口干舌燥 。有的人运动后便大量饮水,一是觉得痛快,二是觉得大量饮水才能尽快补充身体需要,使体液平衡 。实际上这种做法是不对的 。人在运动时,体内大量血液存留在四肢肌肉中 。如果运动后马上大量饮水,势必会使胃肠道部分血管急剧收缩,吸收能力减弱,且使人感到胃部沉重闷胀,妨碍膈肌的活动,影响正常的呼吸 。因此,夏日运动后应适量补充点水,特别是盐水,不要快速大量饮水 。
误区3:赤膊凉快
闷热的三伏天,有些人总喜欢光着脊梁,以为这样凉快,其实未必如此 。从生理角度分析,人的体温调节不仅靠皮肤蒸发,而且还靠皮肤辐射等 。据测定,在气温18-28摄氏度的环境里,人体体温的70%靠皮肤辐射、对流和传导散热;气温达到35摄氏度时,体温主要靠皮肤蒸发散热;当气温继续升高时,皮肤不但不能通过辐射方式散热,还会从外界环境中吸收热量 。所以,如果这时赤膊,就容易吸收热量,非但不凉快,反而会感到更加闷热 。
误区4:夏夜不宜晚睡
有人认为夏季后半夜气温下降再睡而第二天晚起可更好地休息 。但按人体“生物钟”的规律,睡眠的最佳时间是22-23时,早晨5-6时是生物钟的“高潮”,此时起床精神最好 。因此,夏季仍应按时起居 。
误区5:开门窗通风凉快
在夏季酷热的日子,室外气温很高,有时连外面的风都是热的,这时打开门窗会使室内外的温度一样高 。所以,夏日如室外气温很高,应在气温最高的14时前关上门窗,使室内气温保持较低的水平,到傍晚时再打开门窗,房间里会显得凉快些 。
夏季养生
天地万物都有个“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运动和变化的规律 。人们想健康长寿就应该很自然地“应天顺时”,遵循这个规律 。要不要争取“天人和谐”这是个观念问题 。如果不接受这个观念,硬要与大自然“拧”着干,逞“英雄”,行不行呢?不行!因为“人”不管有多大本事,都无法改变“人体”的“自然属性” 。组成人体的60兆生命细胞从600万年前由“猿”变成“人”的时候,就和万物一样也有个“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运动和变化的规律 。尽管现代科技十分发达,可以局部改变人体的新陈代谢,但仍然没有可能改变大多数人的生命法则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