缠足开始于何时 缠足是中国古代女性的酷刑( 二 )
总之,我是亲眼睇到过缠足的真相 。全凭一个大足趾,支持重达一百斤左右的整个躯体,真是残酷之极 。
前两年,我在尖沙咀星光行蜡像陈列馆中,见到有一个蜡像,是一个赤足的小脚妇女,为迎合西人的癖好,足部作春笋状,没有足趾 。我相信,这个做蜡像的人一定没有看到过小脚,做得太不逼真 。至于最近电影中和荧幕上所摄的古装妇女,往往也露出一双小脚,但是缠足妇女所穿的鞋子,又好像不是那么一回事 。
现在我要考证缠足的史事 。民国初年,天津有一位名叫姚灵犀的文人,在天津报纸上连续写了一篇专谈缠足的诗词歌赋,后来还印成单行本三五厚册,他表面上反对缠足,实际上专门歌颂缠足之美 。这一部书,我曾经看过,认为他完全没有申斥缠足之害,以及造成畸形生理的民族之耻 。
缠足的风气,大家以为是五代南唐的亡国之君李后主开始,因为李后主好声色之娱,所以关于缠足的事,都推在他的头上,其实也不尽然 。现将历代文献资料引述如后 。
汉代司马迁所著《史记·货殖列传》上说:“赵女郑姬……揄长袂,蹑利屣 。”此处“利”字,即尖细之意 。从这段记载看来,秦始皇之前,赵国的女性已经有尖鞋;从尖鞋来推想,可能已有缠足的女性,这也可能与缠足无关 。总之以尖鞋为美的意念,则是事实 。那么女性缠足之风,早在秦代之时已经开始,但还不成普遍习俗 。河北满城出土“金缕玉衣”,是西汉的墓中人,有男女二具,女的一具,足型与男的一具相同,足见西汉命妇,并无缠足之风 。
公元六百年左右,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乐天)的诗中有一句话“小头鞋履窄衣裳” 。照“小头鞋履”四字看来,可能他已亲眼目睹过缠足妇女 。但是在唐代墓中出土的女性鞋有三种:云头锦鞋、麻鞋、麻布鞋,全无缠足的迹象 。这足以证明一部分女性是以小头尖足为美,大部分女性还没有“小头鞋履”的风气 。
唐代温庭筠说过“织女之束足” 。那个“束”字与“缠”字意义相同,足见当时的女性已有束足的风气 。这句话确实指出唐代一部分女性已有“束足”的具体事实,但风气还是不普遍的 。
唐代诗人杜牧又有两句诗云:“钿尺裁量减四分,纤纤玉笋裹轻云 。”这两句话,又是刻画妇女用布带缠足的实况,不过上句说“钿尺裁量减四分”的“分”字,不知是当时度量衡的不同,或是诗人故意形容细小的说法,或是刊本的错字,我不敢断定 。不过一个“裹”字,已可证明唐代裹足事实了 。
又隔了三百年,是公元九六一年,南唐李煜(即李后主)工书善画,又擅填词 。他写的词“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传诵至今 。又据《中国人名大辞典》云:“李后主接位后,日与群臣酣宴,性骄奢,好声色,不谈政事,在位十九年,为宋太祖所灭 。”他的生活中最传颂至今的事情,是宫嫔娘 。据余怀《妇人鞋袜辨》云:“考之缠足,起于南唐李后主 。后主有宫嫔娘,纤丽善舞,乃命作金莲,高六尺,饰以珍宝,带缨络,中作品色瑞莲,令娘以帛缠足,屈上作新月状,着素袜,行舞莲中,回旋有凌云之态 。由是人多效之,此缠足所自始也 。”
从上面的文献记载来看,所谓“以帛缠足”,即是用帛布来裹足,直到现在形容用布或帛或绢来裹足,即是缠脚带 。俗语有“王大娘缠脚带——又长又臭”,即是指此 。以前《史记》上的记载,只记少数的特例,而白居易、杜牧看到的也都是风月场的情况,缠足的风气还没有遍传全国上下 。却因身为一国之君的李后主在宫中创行缠足,李后主的词更为人所稔知,所以考证缠足的人,都把这件事推到李后主头上,何况李后主是亡国之君,当然有许多正人君子写文章时,常把这件事说是亡国的不祥之兆 。其实照我前文的考据,娘实在并不是缠足的创始人,李后主只能算是提倡人 。
有一位日本人池本义男,清时久居北京,著有《缠足稿》一书,他书中指出娘的生辰,说是:
旧历八月念四日
小脚姑娘祭
——小孩初缠之日
这段记载的是旧时北京风俗,今查广东出版的木版旧历本,却查不到小脚姑娘(又称小脚娘娘——编注)生日的记载 。但因此引起我一个回忆,从前上海,逢到女孩五岁,开始在暑期后择日缠足,要选“小脚姑娘生日”那一天,到城隍庙去烧香叩头 。小脚娘娘生日是何月何日已记不得,但知上海城隍老爷秦裕伯的太太,也是缠足的 。这位小脚娘娘是否即是娘,现在无从下断语了 。
推荐阅读
- 秦始皇为何不停开疆拓土的原因 只因自卑作祟
- 首次在《人民日报》上做公开检讨的省委
- 荒诞之极的汉灵帝 后宫女子得穿开裆裤便于临幸
- 开元盛世结果如何?如何客观评价开元盛世
- 中国明代社会风气很开放 笑贫不笑娼
- 弓弩是不是只能用手拉开发射 用脚发射可以吗?
- 开国皇帝杨坚为何因偷腥被皇后逼得离宫出走?
- 秦兵马俑二号坑今将开始第二次发掘 或发现外国兵
- 三宫六院七十二妃真相 历朝开国皇帝多少妃子?
- 中国历史上共有多少个娃娃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