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心引力
不过降低的质量是很有限的 , 这个和太阳本身的质量有关 , 因为消耗的质量占太阳本身质量的比值太小 。 虽然每秒钟损耗的质量看起来很多 , 但是太阳的质量达到一个惊人10的30次方的数字级 , 消耗的质量相比之下就相形见绌 , 所以消耗的比例是微乎其微的 。
太阳VS地球的距离
经有关人员计算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 , 每年会增加1.5cm 。 即使宇宙形成这么长的时间 , 地球与太阳之间距离的增加 , 相对于地球到太阳的距离也是微乎其微的 。
即使再过50亿年 , 太阳远离了7.5万公里 , 这个距离看似很大 , 但是对于天体之间的距离来说却是很小的 , 毕竟月亮离地球都有38万公里 。 所以 , 我们不用过于担心会给地球带来什么影响 。
太阳的损失质量还会带来什么影响?
太阳损失质量是太阳作为主序星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 , 损失质量进行核聚变 , 从而防止坍缩和向外辐射能量 。 虽然太阳质量的损失导致了地球的远离 , 但是太阳随着时间的推移正在逐步变亮、变热 。
金星
金星就是一个例子 , 传统科学家认为 , 金星之所以由原来的宜居星球变为不再宜居 , 是因为太阳的逐步变亮变热 , 导致金星被迫移出宜居带 。
原因是因为万有引力的比热容是负的 , 这导致了气体恒星在万有引力的系统下 , 最终的结果都是坍缩成密度极高的物质 。 意味着太阳将会越变越亮 , 直至坍缩到不能再收缩 。
宜居带
太阳的核聚变只是在延缓这个过程 , 而这个过程会随着恒星质量的增加而延长 。 随着时间的推进 , 不考虑我们人类活动的影响 , 地球的总体环境温度会逐步上升 。
把时间线推后到太阳从主质星的阶段向红巨星发展的时候 , 这时太阳体积会迅速膨胀 , 可能地球还没有远离 , 就被太阳给吞噬了 。 但是这些问题都是十分遥远的 。
结语
太阳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能量来源 , 但是这个能量来源终有穷尽之时 。 但是这是一个十分长久的问题 , 而眼下更应该关心的是环境生态问题 。
夕阳西下
未来我们有可能可以进行星际搬迁 , 但是眼下才是未来的根本 。 目前我们还离不开这颗蓝色的星球 , 现在全球变暖问题越来越突出 , 虽然有太阳正在变热的原因 , 但是人类的因素同样不能忽略 。
夕阳西下
人类活动所造成的任何后果终将反馈到人类身上 。 所以生态问题我们不能忽视 , 提倡绿色生活 , 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
推荐阅读
- 通过一些自然现象,可以预知冬季的气候
- 大熊猫告诉你:吃素为啥也能胖?吃草的牛也能长肌肉
- 托卡马克和仿星器的主要区别
- 核事故对人类的影响有多大,我们需要发展核能吗
- 首次拍摄到超新星爆发前后,是科学理论被颠覆,还是完美验证?
- 中国这5项黑科技独步全球,连美国都羡慕不已,那它们都是什么?
- 人类文明再发展1000年,会怎样?科学家给出肯定答案,超出想象
- 核聚变是文明能源的趋势
- 完全不同,一家美国商业公司制造的核聚变反应堆令人大开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