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船在太空追逐10年,终于抵达数亿公里外天体,看到了另一种风景( 二 )



【飞船在太空追逐10年,终于抵达数亿公里外天体,看到了另一种风景】67P彗星
67P彗星又叫做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彗星 , 因为按照国际惯例 , 彗星一般以发现者的名字命名 。 它的轨道周期是6.44年 , 由于受到木星引力的影响 , 它还具有自转周期 , 大约12个小时 。
67P的轨道是一个椭圆 , 因此它具备近日点和远日点 。 近日点距离为1.2AU , 比地球到太阳的距离稍远 , 远日点的距离为5.68AU 。 根据67P的数据计算 , 离我们最近的一次近日点是2021年11月2日 。

欧洲航天局在2004年3月2日发射罗塞塔号探测器 , 并在2014年8月6日与目标彗星会合 , 9月10日进入预定轨道 , 11月12日 , 携带的菲莱登陆器成功在天体上着陆 。 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有人造探测器造访彗星 。
罗塞塔计划花费了欧洲航空局13亿欧元 , 历时10年 , 追逐距离超过40亿公里 , 期间困难重重 。 因为目标太远 , 飞船不能采取直接飞向彗星的方法 , 而是采取迂回战术 , 一边围绕太阳运动 。 经过3次加速 , 罗塞塔号终于成功抵达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彗星 , 看到了另一种风景 。

到达彗星后 , 探测器马不停蹄地传回第一张照片 。 尽管第一张照片是黑白的 , 人们也可以清楚地看清67P的面貌 。 这是一个形状不规则的天体 , 乍一看像一只鸡腿 。 将镜头拉近可以看见上面的风景 , 和地球上的山脉有点类似 , 67P的温度很低 , 在零下94度到零下41度之间 。 由于它是彗星 , 所以根本不存在什么大气之类的生命必须条件 , 它不适合生命居住 。

67P彗星的形状不规则 , 因此没有什么直径数据 , 而是长4.1千米 , 宽3.2千米 , 厚度1.3千米 。 天文学家将彗星分为26个不同的区域 , 每个区域都以埃及神的名字命名 , 而一些特殊的地貌被称为“Gate(门)” , 比如C.AlexanderGate , A.CoradiniGate , 它们是以已故罗塞塔计划成员名字命名的 。
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彗星的主要成分同其他彗星一样 , 固态水占大多数 。 然而经过取样分析发现 , 它的水和地球的水有很大的区别 。

地球的水中氢原子绝大部分就是氢原子 , 但67P彗星的水是由氘原子组成 , 这是氢的同位素 , 在这颗彗星上 , 氘与氢的比列是地球上的三倍 。 而且天文学家可以证实 , 上面既没有生命 , 也不适合生命生存 。 那么人类为何还要大费周折地前往上面一探究竟呢?这就不得不提到彗星与地球的那个著名假说——水是彗星带来的 。

彗星与大海
地球虽然名字里带“地” , 但它是一颗不折不扣的水球 , 名副其实的“水星” 。 而在地球诞生之初 , 它从星云里出来的炽热的火球 , 经过几亿年的冷却 , 一切都归于平静 。 然后 , 地球就不知道怎么的 , 冒出了水 。
关于地球上水的来源有两种说法 , 第一种说法是水是地球自带的 , 因为水是由氢和氧2种元素组成 , 地球形成之初就是一个巨大的化学反应场 , 里面的氢氧原子结合成水分子 。 这个时候由于地球温度太热 , 水分子反而藏在了地壳下方 , 也就是初始的地幔里 。 等地壳冷却后它从地壳里冒了出来 , 形成了最初的海洋 。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 , 地球上的水来自于彗星 。 彗星的主要成分是水、甲烷等物质 , 而且从概率上说 , 它是有机会撞击到地球的 。 进入地球后 , 彗星上的固态水融化 , 覆盖了地球的表面 。
但是这里面有一个BUG , 那就是 , 地球那会虽然很年轻 , 可也不是一颗小星球 , 要将其全部覆盖得需要很多水 , 如果是一颗携带地球水量的彗星 , 它的质量会非常大 , 撞一下地球很有可能吃不了兜着走 。

1994年 , 木星就与一颗彗星相撞 , 木星的引力将彗星撕成了20多块 , 最后给木星留下了许多直径超过1万公里的撞击坑 。 如果这颗彗星撞击地球 , 那么地球很有可能被撞得支离破碎 。 假设地球的水是彗星带来的 , 那么一定会留下痕迹 , 然而人们并没有找到 。 既然这样为何还有人支持这样的说法呢?
因为按照水是地球自己产生这个说法 , 其他行星也有可能产生水 , 但是纵观整个太阳系 , 只有地球拥有液态水 。

有人会说这是因为地球有大气 , 能够保护自己的水 , 可是地球一开始并没有浓密的大气 , 就连我们熟知的抵抗紫外线的臭氧层 , 也是在20多亿年前才开始形成 , 地球诞生于大约46亿年前 , 这期间有20亿年的时间地球都在接受太阳辐射的轰击 , 这样漫长的时间地球竟然能够保存下来70%的水 , 这其中也许有外部补给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