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时节易犯皮肤病 14个食疗方清热防病( 二 )
配料:荸荠250克,藕150克,冰糖适量 。
做法:荸荠洗净去皮,藕洗净切小块 。沙锅加水适量,将荸荠、藕同入锅内文火煮炖20分钟时,加入冰糖再炖lO分钟,·起锅即可食用 。
此方具有清热利湿,健脾开胃 。止泻固精之功效 。
14、绿豆海带汤
配料:绿豆30克,海带20克,鱼腥草15克,白糖适量 。
做法:洗净绿豆、海带,同鱼腥草放锅内加水煎汤 。饮汤吃海带、绿豆 。每日1剂,连用1周 。
此方可治疗皮肤湿疹 。
小满养生秘诀:怎样预防皮肤病
由于小满节气是皮肤病的高发期,按未病先防的养生观,我们重点讲讲“风疹”的防治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篇》说:“邪气中经,则身痒而瘾疹” 。
由于小满节气是皮肤病的高发期,按未病先防的养生观,我们重点讲讲“风疹”的防治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篇》说:“邪气中经,则身痒而瘾疹” 。古代医家对此病早已有所认识 。“风疹”的病因病机不外乎三点:一,湿郁肌肤,复感风热或风寒,与湿相博,郁于肌肤皮毛腠理之间而发病;二,由于肠胃积热,复感风邪,内不得疏泄,外不得透达,郁于皮毛腠理之间而来;三,与身体素质有关,吃鱼、虾、蟹等食物过敏导致脾胃不和,蕴湿生热,郁于肌肤发为本病 。风疹可发生于身体的任何部位,发病迅速,皮肤上会突然出现大小不等的皮疹,或成块成片,或呈丘疹样,此起彼伏,疏密不一,并伴有皮肤异常瘙痒,随气候冷热而减轻或加剧 。当我们了解了发病的机理后,就可以有的放矢地加以预防和治疗 。
一般根据临床症状可分为三型:
(一)风热证其疹色红赤,痒甚,遇热加重,脉见浮数,此为感受风热之邪
(二)风湿证皮疹色白或微红,兼有身重,脉见浮缓,身受风湿之邪郁于肌肤:
(三)胃肠积热证疹色红赤,兼见脘腹疼痛,大便秘结或泄泻,脉多见数风疹色红为热,腹痛便秘为腑气不通,胃肠积热之征 。在治疗上应以疏风祛湿,清泻血热为原则 。
饮食调养上对各种类似的皮肤病人,均宜以清爽清淡的素食为主,常吃具有清利湿热作用的食物,如赤小豆、薏苡仁、绿豆、冬瓜、丝瓜、黄瓜、黄花菜、水芹、荸荠、黑木耳、藕、胡萝卜、西红柿、西瓜、山药、蛇肉、鲫鱼、草鱼、鸭肉等;忌食高粱厚味,甘肥滋腻,生湿助湿的食物,如动物脂肪、海腥鱼类、酸涩辛辣、性属温热助火之品及油煎熏烤之物,如生葱、生蒜、生姜、芥末、胡椒、辣椒、茴香、桂皮、韭菜、茄子、蘑菇、海鱼、虾、蟹各种海鲜发物、牛、羊、狗、鹅肉类等 。
小满时节,万物繁茂,生长最旺盛,人体的生理活动也处于最旺盛的时期,消耗的营养物质为四季二十四节气中最多,所以,应及时适当补充,才能使身体五脏六腑不受损伤 。此节气的汤品也十分重要,宜绿豆芽蛤蜊汤、苦瓜木棉花牛肉汤、淮山赤小豆节瓜猪月展汤、荠菜生姜鱼头汤、胡椒粒老鸡猪肚汤、西洋参红枣生鱼汤,千斤拔鸡脚汤等,这些汤品具清热、养阴、祛湿、暖胃、温补等功效 。
小满时节养生:不贪睡、吃清淡、未病先防
民间对小满的解释是“斗指甲为小满,万物长于此少得盈满,麦至此方小满而未全熟,故名也 。”也就是说,从小满开始,大麦、冬小麦等夏收作物已经结果,籽粒渐见饱满,但尚未成熟,所以叫小满 。
小满时节,万物繁茂,生长最旺盛,人体的生理活动也处于最旺盛的时期,消耗的营养物质在四季二十四节气中最多,所以此时应及时适当补充营养,使身体五脏六腑不受损伤 。养生专家建议市民要注意日常饮食起居,健康地度过炎热的夏季 。
“其实这时候饮食的养生是很重要的,因为饮食调养的副作用最少,而且可以补充体内营养 。”对于小满的养生,清远市中医院的养生专家陈太日提出了“不贪睡、吃清淡”的原则 。
养生:注意祛湿防皮肤病
小满节气正值五月下旬,气温明显增高,如果贪凉卧睡很容易引发风湿症、湿性皮肤病等疾病 。在小满节气的养生中,养生专家特别提出“未病先防”的养生观点 。所谓“未病先防”,就是在未病之前,做好各种预防工作,以防止疾病的发生 。陈太日称,在未病先防的养生中仍然强调,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和正气内存、邪不可干的病理观 。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外界环境也是息息相关的,并提出人类必须掌握自然规律,顺应自然界的变化,保持体内外环境的协调,才能达到防病保健的目的 。中医学还认为疾病的发生关系到正气与邪气两个方面的因素 。邪气是导致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而人体的正气不足则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原因和根据,但不否定外界致病因素在特殊情况下的主导作用 。因此,“治未病”应该从增强机体的正气和防止病邪的侵害这两方面入手 。
推荐阅读
- 小暑时节防中暑的食疗方
- 秋冬时节正宜进补 药膳调理秋冬睡眠障碍
- 惊蛰时节食疗养生法
- 处暑时节 缓解痛经祛病药膳
- 处暑时节四食疗方
- 秋冬容易犯胃病?这几种方法帮助你捍“胃”健康
- 小满养生三款食疗方
- 口渴咽干的食疗方
- 立春养胃顺气食疗方盘点
- 秋季养生 中医7款防病养生食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