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我国载人航天目前的主力火箭是长2F , 从神舟一号到现在的神舟十三 , 都是它担任发射任务 。 与此同时 , 我国的下一代载人火箭新921也在研制当中 , 计划2026年实现首飞 。 新921不仅担负近地轨道和空间站载人航天任务 , 还负责在2030年前 , 将中国人送上月球 , 所以说它也是我国的登月火箭 。
新921火箭
而就在近日 , 网上流传一张新921火箭的模拟图 , 显示它采用了一种全新的构型 , 即取消逃逸塔 , 同时采用无整流罩设计 , 配套新一代载人飞船 , 看起来非常科幻 。 当然 , 这张图片并非来自官方 , 而是源于网友的美好想象 。
取消逃逸塔、无整流罩
不过 , 这一设计并非空想 , 马斯克SpaceX公司用“猎鹰”9火箭发射的龙飞船 , 就是如此 , 它已经执行5次太空任务 , 全部取得成功 。 相比传统的逃逸塔 , 龙飞船采用主发动机逃逸方式 , 不但省掉了逃逸塔的重量 , 而且在发射全程都可主动逃逸 。
龙飞船动力逃逸
至于目前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采用何种逃逸方式 , 目前外界有两种观点 。 一是认为它和龙飞船一样 , 采用发动机逃逸 , 因为在2020年5月5日的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样船的首飞中 , 执行发射任务的长5B火箭 , 就是没有逃逸塔的 。
长5B发射瞬间
还有一种观点则认为新一代载人飞船仍是采用传统的逃逸塔 , 长5B火箭之所以未安装 , 是因为它执行的是无人试验 , 既然没有人 , 那么就可以省掉这个步骤 。 然而反驳的观点则认为 , 我国载人航天从来都是非常严谨的 , 不存在会在正式的试验中省略逃逸塔的情况 , 比如神舟一号到神舟四号 , 都是无人飞船 , 但都有逃逸塔 。 而且2020年5月5日长5B发射的是正样飞船 , 何为正样?就是要和正式载人版一模一样 , 所以没有理由省掉逃逸塔 。
神舟一号
【我国新一代载人登月火箭有两种构型,取消逃逸塔、无整流罩发射?】看起来动力逃逸的观点占了上风 , 不过 , 在2月17日晚上举行的近地轨道载人航天发展展望与合作研讨会上 , 曝光的我们新921火箭PPT上 , 却又出现了逃逸塔 。 如此看来 , 即使是官方 , 也没有定论 , 说明目前还没有最终定型 。
这个又有逃逸塔
珠海航展的展示也是有逃逸塔的
除了逃逸塔和动力逃逸之外 , 新一代载人飞船和载人火箭最引人关注的地方 , 是有没有无整流罩设计 。 从首飞和目前的官方方案来看 , 可能仍会采用传统的整流罩设计 。 不过 , 既然方案尚未最终定型 , 也不排除未来会和龙飞船一样 , 采用无整流罩方案 。
我们的新一代载人飞船和龙飞船对比
其实对于新921火箭来说 , 最大的看点不是逃逸塔和整流罩 , 而是它的模块化设计 。 新921同时并行两个方案 , 一个是两级光杆构型 , 近地轨道运力18吨 , 在复用情况下 , 近地轨道运力约为14吨 , 主要是为空间站载人飞行而定制的 。
找得到新921吗?
除此之外 , 新921火箭还有一个载人登月型 , 采用三级半深空构型 , 地月转移轨道运力27吨 。 这一方案为了提高运力 , 可能不进行回收复用 。 如此一来 , 这种模块化设计 , 不但能够兼顾近地轨道和地月转移轨道两种需要截然不同的载人航天 , 未来还可以和长征九号搭配使用 , 探索火星和更远的深空 。
据说是新921的一级样机
对于我国的载人登月来说 , 任务需求和时间节点目前已经十分明确 。 新一代载人飞船已于2020年首飞 , 新一代载人火箭将于2026年首飞 , 同年还正式开启月面联合科研基地的建设工作 , 至2030年完成第一期工程 , 同时实现载人登月 。 目标已经明白 , 剩下的就是加倍努力 , 让梦想照进现实了 。
推荐阅读
- 半个月发射3艘飞船,国际空间站进入繁忙期,哪里要退役了?
- 在瑞士上空拍到不明飞行物,目击者的社交媒体被清空
- 载人登月有啥难,打两发长5不就行了,为啥要等新921和长征9号?
- 日本想抢在我国之前,蹭美国飞船实现载人登月,正在海选宇航员?
- 我国载人登月又有突破,4.6牛霍尔推进器试车成功,你觉得它小?
- 2030年前我国载人登月,登月器月球车正在研制,但仍缺失重要一环
- 无需人工干预,全自动返回地球,SpaceX载货龙飞船返回地球
- 2030年入驻广寒宫?中国未来将有哪些黑科技登场?
- 在动物界,只有人类会得脚气吗?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