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天宫空间站如何建设?既要全面完成,还要打破发射纪录


2022年天宫空间站如何建设?既要全面完成,还要打破发射纪录


文章图片


2022年天宫空间站如何建设?既要全面完成,还要打破发射纪录


文章图片


2022年天宫空间站如何建设?既要全面完成,还要打破发射纪录


文章图片


2022年天宫空间站如何建设?既要全面完成,还要打破发射纪录


文章图片


2021年10月16日 , 神舟13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 按照计划 , 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三名航天员在天宫空间站上 , 一共将度过半年的太空驻守时光 , 目前任务已经执行过半 。 在此期间 , 三名航天员在空间站上 , 开展了相应的空间站建造和运营关键技术的诸多验证工作 , 同时还两次出舱成功进行了“太空行走” 。 在过去没多长时间的元宵佳节当天 , 航天员们还向全世界展示了空间站内弹古筝、写毛笔字的情景 , 着实让世人感到新鲜 , 国人也再次油然而生满满的自豪感 。

目前 , 3名航天员的工作场所 , 主要集中在天宫空间站的天和核心舱内 , 该核心舱是天宫空间站的主体部分 , 也是最先发射升空的空间站“骨架” , 并为其他空间站模块的加入 , 预留了相应标准接口 。
按照计划 , 天宫空间站的整体建设布局 , 是以天和核心舱为中心 , 近期拓展问天和梦天两个实验舱 , 共同组成T字型结构 , 这两个实验舱将分别长期停靠在核心舱的左右两端侧 , 另外支撑和保障航天员顺利完成驻守任务的还有两个接口 , 货运飞船和载人飞船分别利用这两个接口 , 停靠在空间站核心舱的前后两侧 。

根据公开的信息 , 我们可以了解到 , 我国天宫空间站完成全面建造的时间节点 , 就是今年年底之前 , 所以两个核心舱以及货运飞船、载人飞船的准备工作 , 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 。 按照预定计划 , 在今年的3月底或者4月初 , 天舟四号货运飞船即将发射升空 , 为后续航天员驻守和空间站建造运输必要的物资和补给 。 随后 ,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 , 将搭载另外3名航天员进入太空 。

在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升空之前 , 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三名航天员将乘坐神舟飞船快速返回地球 , 而不再像以前的航天员那样乘坐返回舱回到地球 , 乘坐神舟飞船返回地球 , 不但返回的时间大大缩短 , 从之前的差不多24个小时一下子减少到几个小时 , 而且航天员返回时的乘坐“体验”也大大提高了舒适度 。
在神舟十四号航天员驻守空间站期间 , 大约在今年的6月份前后 , 将由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 , 将问天号实验舱发射升空 , 与天宫空间站实现对接 。 问天实验舱的主要任务是支持密封舱内应用以及舱外实验 , 存放航天员的日用品、消耗品、空间站的备品配件以及实验的货物 , 同时还备份着核心舱的部分平台功能 。 由于配置了主份气闸舱而且还有小型的机械臂 , 能够支持和保障航天员的出舱活动 。

在今年的下半年 , 天舟五号货运飞船将发射升空 , 为后续的空间站建造以及航天员驻留进一步补给物资 。 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随后搭载3名宇航员发射升空 , 与神舟十四号乘组进行“交接” , 这是我国第一次实现不同批次航天员在空间站的交接 , 届时天宫空间站上将有我国的6名航天员“同框” 。
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们不但将见证梦天号实验舱的“就位” , 同时也将亲眼目睹天宫空间站的全面建造完成这一历史时刻 。 在年底前 , 由长征五号B遥4火箭搭载梦天号实验舱发射升空 , 完成T字型空间站建造的“最后一块拼图”组装 。

梦天号实验舱与问天号一样 , 其主要任务仍然是支持密封舱内应用和舱外实验 , 但是“服务”对象有所差别 , 由于其配备的是货物的专用气闸舱 , 因此需要在航天员和外部小机械臂的配合下 , 实现各种载荷和设备能够自动进出舱体的功能 。 所以 , 问天号的服务对象主要是航天员 , 而梦天号主要针对的是物品和设备 。

问天号和梦天号的尺寸基本上差不多 , 单一实验舱的长度均为14.4米 , 最大直径与天和核心舱最粗的地方一样 , 都是4.2米 , 单体的重量也达到了20吨 。 与国际空间站上的几个对接舱体相比较 , 比如俄罗斯星辰号、美国命运号、欧洲空间局哥伦布号、日本希望号等 , 这些舱体的单体参数 , 无论是在长度还是重量上看 , 都没有达到我国问天号和梦天号的水平 。 上述简单的比较 , 充分表明了我国空间站的3个主要舱体的体量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 , 空间大就意味着容纳设备就能越多 , 空间结构就能够越合理 , 功能也就相应更加齐全 , 综合性能也会更加先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