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5:2021年国内上市细胞与基因治疗产品情况
来源:火石创造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02、投融资分析(一)上市分析
2021年生物药领域有23家企业(不包括新三板) , 其中包括NASDAQ上市企业3家 , 在科创板上市企业9家 , 港交所上市企业6家 。 从细分领域来看 , 在重组蛋白领域和抗体领域各有8家及10家企业布局(其中4家企业同时布局重组蛋白和抗体两个领域) , 5家企业布局疫苗 , 2家企业布局细胞治疗领域 , 血液制品领域和核酸干扰药物领域各有1家企业布局 。 从地域分布来看 , 北京(5家)、上海(5家)、成都(4家)是2021年新上市企业数量最多的三个城市 , 苏州3家企业上市 , 广州、泰州等6个城市各有1家企业上市 。
表6:2021年国内新增上市生物药企业
来源:火石创造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二)融资分析
2021年全国生物药领域共发生融资事件237起 , 累计金额455亿元 。 从地域分布来看 , 上海(60起)、北京(45起)、江苏(42起)是融资数量最多的三个省市;江苏(115亿元)、上海(91亿元)、广东(53亿元)是融资金额最高的三个省市 。
图9:全国主要省市已披露生物药领域融资情况(单位:亿元)
来源:火石创造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从细分领域来看 , 融资金额最集中的前三大细分领域为细胞和基因治疗领域(153.1亿元)、抗体领域(144.8亿元)及疫苗领域(113.6亿元) 。 其中 , 艾博生物(65.1亿元)、三叶草生物(23.7亿元)、爱博泰克生物(18.0亿元)、复诺健生物(13.3亿元)、鼎康生物(12.4亿元)是融资金额最大的五家企业 。
图10:各细分领域已披露生物药领域融资情况(单位:亿元)
来源:火石创造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03、生物药政策进一步优化批签发监管更趋灵活高效 。 4月27日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药品监管能力建设的实施意见》出台 , 文件提出:“推进省级药品检验检测机构的批签发能力建设 , 依法依规将符合要求的省级药品检验检测机构指定为国家生物制品(疫苗)批签发机构 。 ”该政策进一步简化了生物制品(疫苗)批签发机构准入程序 , 将有力激活市场主体研发生产积极性 。
药物警戒制度逐步实现国际接轨 。 5月13日 , 国家药监局发布《药物警戒质量管理规范》 , 并于2021年12月1日起正式施行 。 作为新修订《药品管理法》首个药物警戒配套文件 , 《规范》充分借鉴国际成熟经验 , 全面落实持有人的药物警戒主体责任 , 将药物警戒定位为贯穿于药品全生命周期的实践活动 , 对提高药品质量、安全性 , 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
疫苗生产流通管理持续规范 。 2月26日 , 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再次就《疫苗生产流通管理规定》公开征求意见 , 新版征求意见稿本进一步明确了多联多价疫苗委托生产、销售过程中的各相关主体权责 , 更加强调疫苗生产流通各环节的过程管理 , 将加速疫苗生产流通行业规范化发展 。
审评原则体系进一步完善 。 2021年CDE共发布29个与生物药密切相关指导原则(含18个征求意见稿) , 其中 , 《生物类似药相似性评价和适应症外推技术指导原则》、《已上市生物制品药学变更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生物制品变更受理审查指南(试行)》等总体性原则 , 进一步规范了生物药规范生物类似药开发和评价 , 加强了生物药全生命周期管理 , 优化了审评审批中的流程要求 。 从细分领域看 , 抗体药物领域是CDE关注焦点 , 共有8个原则发布 , 涵盖了帕妥珠单抗、托珠单抗、奥马珠单抗等药品 。
表7: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指导原则
来源:火石创造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END-
推荐阅读
- 蝙蝠先祖是谁?考古学家发现1.25亿年前的化石,令人后背一阵发凉
- 假如大象早已灭绝,科学家通过化石复原的大象会是什么模样?
- 北极发现史前生物尸体,科学家担心有更危险东西,拯救窗口正关闭
- 恐龙大灭绝被两尾鱼亲眼目睹,6500万年后,科学家发现惊人细节
- 8个因人类而灭绝的物种,其中一个从发现到绝迹,只用了23年
- 切尔诺贝利成为动物天堂,狼群毫无不适,适应能力堪称无人可及
- 原神:为啥mhy对神子的节奏无动于衷?忙着研究核聚变呢,没空!
- 一种掠食性食肉动物二齿兽
- 4亿年前,留在岩石里的“铅笔印”,是谁的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