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量子力学已经诞生一百多年了 , 但不少人对物理学的认知仍旧停留在经典物理学 , 认为宇宙万物都是可以准确描述的 , 都是确定的 , 任何运动都有可以用一定的规律来描述 。
一百多年前的物理学家们也是这样认为的 , 直到他们遇到了物理学天空飘着的那朵“乌云” 。
正式开始之前 , 先来看一个著名的悖论:芝诺悖论 ,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 。
假设你和乌龟赛跑 , 你的速度是乌龟的10倍 , 但是你在乌龟后面 , 而乌龟在你前方100米的地方开始赛跑 。
由于你的速度是乌龟的10倍 , 当你跑100米的时候(也就是乌龟的出发点) , 乌龟跑了10米 。 而当你跑10米的时候 , 乌龟跑了1米 。 当你跑1米的时候 , 乌龟跑了0.1米......
也就是说 , 你跑的距离永远在乌龟之前所到达的地方 , 乌龟永远领先你 , 哪怕是一点点 。
但现实情况呢?我们都知道那不可能发现 , 你很快就会追上乌龟然后完成超越 。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 , 芝诺悖论要想成立 , 有一个重要前提条件:时间和空间必须是连续的 , 这意味着能量传递也必须是连续的 。
什么叫连续?打个比方 , 一天当中总是早上温度低 , 中午温度高 。 当温度上升时 , 会一点点升高 , 比如说1度升到2度 , 而不会从1度以下升高到20度 。
这种连续性是经典物理学的基础 , 微积分也是在这个基础上创建的 , 更关键的是 , 连续性符合我们日常生活的认知 。
但是量子力学的出现(从黑体辐射开始)打破了这种连续性 。 黑体辐射最开始是普朗克发现的 , 他提出了普朗克黑体辐射公式 。
何为黑体辐射?通俗地讲 , 就是能量的传递是不连续的 , 而是一份一份的 , 存在着最小的能量传递单元 , 它就是“能量子” , 简称“量子” , 能量的传递必须是量子的整数倍 , 不能以半个量子的能量进行传递 。
用量子的这种不连续性解释芝诺悖论就很简单的 , 因为能量是不连续的 , 时间和空间也不连续 , 时间和空间不可能被无限分割 , 所谓的悖论自然就消失了 。
量子概念的提出 , 彻底改变了整个物理学界 , 一场风暴悄然酝酿 。
从对原子结构的认知开始 , 人们了解到了电子诡异的运动形式 。
一开始卢瑟福提出了自己的原子模型 , 认为电子在原子核外面 , 围绕着原子核做圆周运动 , 就像地球围绕太阳运动那样 。
单子换个模型有一个致命缺陷 。 由于原子核带正电 , 电子带负电 , 按照麦克斯韦电磁理论的诠释 , 运动过程中会发射电磁辐射 , 电子会慢慢失去能量 , 最后坠落到原子核上 。
根据计算 , 整个坠落过程甚至不到秒钟 , 显然这与实际不相符 。
而量子力学的出现 , 很好地解释了上述问题 。
由于能量的传递是不连续的 , 必须是量子的整数倍 , 这就意味着 , 电子释放能量时必须是某个定量 , 而不是随意的 , 电子必须在某个固定的轨道上运行 。
当电子位于距离原子核最近的轨道上时 , 能量是最低的 , 也是最稳定的(被称为基态) 。 当电子吸收特定的能量后 , 就会跃迁到更远的轨道 , 处于激发态 。 电子总是在基态和激发态之间来回跃迁 , 随机地出现在不同的轨道上 , 表现出电子云的特征 。 这种过程就被称为“电子跃迁” 。
随着量子力学的不断发展 , 物理学家德布罗意提出了“物质波”概念 , 认为“万物皆波” , 还有他的波动方程:λ=h/p , 公式中 , λ是波长 , p是普朗克常数 , p是物体的动量 。 公式中能够看出 , 物质的由于h是固定的常数 , 意味着p越大 , 波长λ就越小 。
【诡异的量子世界,你我都是波?让你抓狂的量子力学!】这个公式还表明 , 万物皆有粒子性和波动性 , 你我都有一定的波长 , 只不过波长实在太小了 , 以至于根本表现不出波的特性 , 最终只会表现出粒子特定 。
当然量子世界里还有更诡异的现象 , 比如说量子隧穿 , 量子纠缠等 , 后面我会一一讲到!
推荐阅读
- 最新研究论证,爱因斯坦又双叒对了
- 全世界都担心“黄石火山”复活,若爆发,人类还能存活吗?
- 深度长文:解读“薛定谔的猫”,观测行为真的能影响猫的生死吗?
- 玛土撒拉星已经有139亿岁,比宇宙的年龄还要大,这是怎么回事?
- 量子泰坦的冲突
- 英国公布首张量子纠缠图片,爱因斯坦这回输了,量子力学再被印证
- 你凭什么不相信量子力学?因为爱因斯坦都不懂,索尔维没有胜利者
- 耶鲁大学宣布推翻量子力学?科学界已核实,量子叠加态已经被证伪
- 好奇号火星漫游车轮胎受损,好奇号还能走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