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华盛顿的基拉尤特在6月29日也出现了43.3℃的高温 , 中暑人数急剧增多;7月9日 , 加利福尼亚的死亡谷国家公园内气温达到了54.4℃ 。 这一次发生作用的是笼罩在北美大陆上空的“热穹顶” , 高温空气在内部反复加热 , 仿佛一个巨大的蒸笼 , 热量长期难以交换外逸 。
数据显示 , 2021年7月是有记录以来全球最热的一个月 , 没有之一 。 要知道 , 去年赤道附近东太平洋还发生了拉尼娜现象 , 这通常会导致全球气温降低0.1℃——但即便如此 , 7月份40~50℃的极端高温依然让人招架不住!
最糟糕的情况在于 , 高温还给两极的冰盖和冰川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 格林兰岛和南极的思韦茨冰川都传来了令人不安的消息 。
格陵兰冰盖融化 , 南极冰川出现裂缝2021年的7~8月 , 格林兰冰盖发生了两次接近创新录的融化事件 , 当地气温较往年高出了1℃ , 冰盖的融化速度明显高于1981~2010年的平均水平 。
要知道 , 格林兰冰盖是目前全球海平面升高的最大单一贡献体 , 夏季每天可产生8200万m3水体 , 相当于把5~6个西湖注入了大西洋 。 研究人员估计:在高峰期 , 融水落差所产生的电力和世界最大的三峡水电站相当(注:三峡水库的正常蓄水量为393亿m3 , 每年能发电1000多亿度 , 平均每天2.7~3亿度)!
研究表明 , 夏季格陵兰冰盖的融化面积接近100万平方公里 , 而这还只是冰盖表面的情况 。 《美国科学院院刊》近期公布的一篇报道显示:格陵兰冰盖的底部也存在融化现象 , 研究人员测得冰盖底部的海水温度高达0.8℃ , 而对于冰川来说 , 只要超过零下0.4℃就会逐渐融化 。
【10.5℃!2021年到底有多热?中国70年来最热,美加出现近50℃高温】而在南极大陆 , 类似的情况也在发生 。 2021年12月 , 科学家发现南极的思韦茨冰川上出现了多条巨大的裂缝 , 并预测这一冰架可能在未来5年时间内破裂 , 从而加速南极冰川的融化 。
什么是思韦茨冰川?它的存在到底有多重要?
思韦茨冰川是南京西南部冰架的重要组成部分 , 宽度约120公里 , 厚度有800~1200米左右 , 是一片异常广阔的南极冰川 。 思韦茨冰川的存在对南极西部的冰层起到了支撑作用 , 如今这一冰川的厚度正在变薄 , 出现的裂缝则会加速冰架瓦解 , 这显然是一个不祥的信号 。
红色方框内为思韦茨冰川所在地
事实上 , 思韦茨冰川早在本世纪初就出现过一次冰川坍塌、脱落事件 。 在2002年 , 一座名为B-22的附属冰川脱落 , 总面积5490平方公里;到2003年时 , 这块冰川再次一分为五 , 破碎部分在洋流的搬运下永久离开了南极大陆 。
同样 , 南极大陆的冰川底部也存在温水 , 比冰点高出了2℃ , 这一发现由国际思韦茨冰川合作组织在2020年发布 , 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 如果思韦茨冰川完全融化 , 海平面将上升65公分以上 , 沿海城市将是第一批受灾地区 , 产生的后果难以想象 。
总结2021年是历史上最热的年份之一 , 6~7月份的极端高温让人记忆犹新 。 加拿大、美国等多个国家追平或打破了当地的最高气温纪录 , 107个国家或地区打破了月度最高气温纪录 。
当然 , 我国夏季的气温表现也很突出 。 2021年是1951年以来最热的一年 , 全国有62个国家站的日最高气温突破了历史极值 。 预计在2022年3月份 , 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气温接近往年同期或者偏高1~2℃ , 温度波动不大 , 具体的升温形势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关注 。
推荐阅读
- 迷人的动物水母
- 运用辅助仪器,研究火星陨石
- 我国科学家开发双特异性抗体,对德尔塔毒株防治效果显著
- 植物生态学家:人们应该吃更多的昆虫,并利用其代谢物种植作物
- 《自然》研究:女性更容易得阿尔茨海默病?原因找到了!
- 王福生院士团队公布全球首个干细胞治疗新冠的1年随访结果
- 核酸疫苗是个啥?它有望年内上市
- 《自然》重磅:中国科学家破解二甲双胍作用机制
- 病毒如何入侵人体?细胞要如何应对,疫苗又是怎样工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