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至极:游走于青藏高原冰川间的“黄金神兽”,全球不足300头( 二 )



拍摄了纪录片《金丝野牦牛》的摄影师 , 纪录片导演卡布 , 就曾差点被金丝牦牛撞飞 。 当时他正准备拍一头健硕的雄性牦牛 , 在下车准备抓拍时 , 水杯也掉在了地上 。
就在他弯腰去捡时 , 这头肩高超过一米八 , 体重将近一吨的雄性金丝牦牛突然以40千米/小时的速度冲向他 。 在千钧一发之际 , 司机按响了汽车喇叭 , 这头冲过来的金丝牦牛被突然吓到 , 于是在撞上卡布前 , 一个华丽的扭腰就转身擦着它的身旁跳上了沟边的陡坡 。

在这部纪录片的拍摄过程中 , 基本都需要去追赶金丝牦牛才能拍到它们的镜头 , 因此很多次摄制组都将自己陷于险境 。 如果不是这一声喇叭 , 可能卡布已经非死即伤 。
因此如果在羌塘开车碰到金丝牦牛 , 一定不能立即下车追赶 , 否则就有可能直接被它们撞飞 。

金丝牦牛的由来虽然在藏民心中 , 金丝牦牛就是神山妻子的贵重陪嫁品 。 但动物学家显然不会以一个传说故事判定一种生物的来源 。

  • 野牦牛的变种说
从1988年发现金丝牦牛起 , 人们经过30多年的不间断观察 , 发现不管是体型、习性还是生存环境 , 都和野牦牛很相似 。 唯一不同就是它们的毛色 , 因此不少人猜测金丝牦牛就是野牦牛的变种 。

变种指的是一种生物发生基因突变后产生的新的性状 , 突变的个体在适应环境后没有被淘汰 , 而是继续繁衍 , 将这个突变的基因延续了下来 , 然后这个性状就出现了稳定的遗传 。
关于这一猜测 , 1998年出版的《青藏高原的生灵》一书中曾被提及 。 后来根据科学家的基因检测结果 , 发现金丝牦牛与野牦牛之间确实存在比较亲近的关系 , 但它们之间还存在一些遗传差异 。

实际上这个遗传差异就是指它们的色型突变 , 产生了金色的野牦牛 。 在经过长时间的繁殖后 , 便将这个金色毛发的基因稳定了下来 , 于是金丝牦牛才能够繁衍为一个新的品种 。
这种变种现象在自然界中很常见 , 比如在秦岭就生活着一群棕色的熊猫 , 而白虎也是孟加拉虎的白色变种 。

这些变种的动物 , 有些可以适应自然界的生存 , 自己在野外环境中生存 。 有些则无法适应 , 比如白虎就不能适应野外环境 , 只能在人工环境下生活 。
而金丝牦牛的毛色在动物极少的5000米高原中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 , 因此它们的后代可以在青藏高原继续繁衍下去 。

不过金丝牦牛的性成熟很晚 , 雌性牦牛一般要到4岁才能性成熟 , 在与雄性牦牛交配后 , 要在次年才能产下幼崽 , 一次也只能产下一只 。 不过如此高寒的环境下 , 幼崽的成活率一般很低 , 因此它们的数量才不到300只 。
  • 野牦牛的返祖说
还有一种说法是认为金丝牦牛是野牦牛的返祖现象 。 有古生物学家对牦牛进行研究 , 认为黑色毛发并不是动物的常见颜色 , 一般是变种的性状 , 比如黑豹、黑狼等 。

因此他们猜测现存的黑色牦牛或许才是变种 , 而金丝牦牛则有可能是携带了古老基因的牦牛交配产生 。
  • 其他研究
【罕见至极:游走于青藏高原冰川间的“黄金神兽”,全球不足300头】不过在有生物学家在西藏自治区日土县收集到3份似然死亡的金丝牦牛的干皮组织样本 , 经过基因对比后发现金丝牦牛的基因变异性较多 。 最后他们从系统进化树看 , 金丝牦牛和美洲牦牛的关系更近 。

根据长期的观察和追踪 , 发现金丝牦牛和野牦牛经常生活在一起 , 没有地理隔离 , 但他们之间是否存在生殖隔离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
对金丝牦牛的保护金丝牦牛常年生活在5000米左右的高原冰川上 , 在这里盗猎分子一般很难偷猎到它们 。 出去盗猎分子 , 可能威胁到金丝牦牛的就是生活在高原上的臧狼和喜马拉雅狼 。

一般狼群并不敢对成年牦牛下手 , 而会把目标转向小金丝牦牛 。 但随着狼群对家养牛群的威胁 , 人类对青藏高原的狼群进行了打击 , 其数量已经减少了很多 。
而最需要注意的实际上是气候的变化 , 因为金丝牦牛一直生活在冰川上 , 早已适应了酷寒的环境 , 但是近些年来 , 全球气温不断上升 , 很多冰川都已经融化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