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采访凝结成一篇重要稿件——《玉麦的守望》 , 图文视频稿件同时在新华网首页展示 。 《玉麦的守望》摄影稿件中 , 我又一次记录了熟悉的面孔 , 详细记录了玉麦人的精神状态和生活方式 , 也有卓嘎从乡长到退休在家的状态 , 更有村民的住房、医疗、生产生活得到变化发展的影像记录 。
??
??
三、什么样的?影像?有机会载入历史?
2017年10月28日 , 玉麦阳光明媚 。 这一天 , 是玉麦历史上最重要的一天 。 这一天 , 习近平总书记给隆子县玉麦乡牧民卓嘎、央宗姐妹回信 。 我们从拉萨驱车赶到玉麦 , 记录这一历史性的时刻 。 此刻的玉麦 , 正在翻开崭新的一页 。 玉麦虽小 , 却能见证西藏乃至中国的发展 。
回信送达玉麦 , 百姓欢天喜地 。 他们穿上盛装 , 聚集在村头等待聆听回信内容 , 等待总书记的声音 。 卓嘎、央宗姐妹还给总书记像献上洁白的哈达 , 表达感恩之情;村民们纷纷给卓嘎、央宗姐妹献上哈达 , 以示祝贺 。 那一刻 , 玉麦如同过年一般 , 处处充满了喜悦之情 。 “新华全媒头条”稿件《“家是玉麦 , 国是中国”——再访我国人口最少乡玉麦》的图片记录了玉麦的历史节点 。
如今 , 卓嘎、央宗姐妹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 , 玉麦精神被全国人民所熟知 。 玉麦从生产生活、经济社会、文化民生到人口户数等方方面面发生的变化 , 也是整个西藏翻天覆地变化的一个缩影 。 玉麦和玉麦人 , 今天已是西藏所有边境村镇乃至整个高原的一张靓丽名片 , 向世人传递着西藏各族人民热爱祖国、守护国土、建设家乡的决心和行动 。
作为一名新华社记者 , 有幸参与了玉麦历史的记录 , 我感到无比自豪 。 我们也将一如既往 , 关注玉麦 。
在高原做记者的十年多年里 , 我走遍了西藏所有的县 , 记录着西藏每一天的变化 , 参加过青藏铁路开通、玉树地震、奥运会珠峰传递、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等重要报道 , 同时也是一名屹立在分裂和反分裂最前沿的坚强卫士 。 我把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奉献给摄影 , 而摄影回报给我精彩的体验和人生感悟 。
很长一段时间内 , 我曾认为摄影是比拼驾驭机器 , 但很多年后 , 我发现摄影其实就是你的人生阅历和生活理解的一种独特而直接的表达方式 。
作为一名藏族记者 , 我不仅是记录者 , 更是参与者 。 参与者的身份赋予我不同的视角 。 这种视角?源自于?我对藏族语言、民族文化、民族性格、民族思维更深层次的了解和理解 , 同时为我创造了更加宽松便利的新闻报道环境 。 我坚信更好的影像故事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 。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微信公众号
编辑:高晨晨
流程编辑 邰绍峰
推荐阅读
- 欧洲旅游|我真的不是船,过水无痕
- 西班牙|我国卫星拍下西班牙城市景象,引发网友热议:强迫症的福音!
- 欧洲旅游|城堡之旅~~邂逅浪漫法兰西
- 国家公园|碧野草复绿,青山花含香
- 教堂|「市南印迹」30张图,带你打开市南「老街回忆录」
- 重庆|重庆有条奇特的“步行街”,虽然走起来“很累”,但一直不缺游客
- 重庆|2022年,中国最值得去的12条自驾路线!(建议收藏)
- 开罗|中国西部的第一场花事要来了!比川西极致,比青藏浪漫,美出天际
- 欧洲旅游|挪威希尔克内斯享受“狗雪橇”漫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