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3月18日 , 美国新一代登月重型火箭SLS千呼万唤始出来 , 以120米的完整姿态离开组装厂 , 缓缓移动至肯尼迪航天中心的发射台 , 预计它将在这里矗立整整8个月 , 才能进行首次试射 。 与此同时 , 在三天前 , 也就是3月15日 , 美国另一种重型发射系统 , SLS的竞争对手“星舰” , 也在德州博卡奇卡进行了“合体” , 抢在SLS之前摆开了架势 。
星舰第三次“合体”这已经是“星舰”第三次“合体”了 , 此前的2021年8月6日 , “强迫劳动”、连夜抢工贴上隔热瓦的“星舰”S20 , 在利勃海尔超级起重机LR11350的帮助下 , 与“超重型”火箭B4堆叠到一起 , 形成了一个高118米的巨型船箭结合体 , 打破了此前“土星5”保持了半个世纪的世界纪录 。
星舰第一次合体
高度超过土星5然而还没高兴几分钟 , 超级起重机又在众目睽睽之下 , 将“星舰”S20从“超重型”火箭B4上吊下 , 所谓的“星舰”系统首次堆叠演练 , 成为一次“快闪” , 你也可以将它理解为一次“行为艺术” 。
玩的是“行为艺术”啊?而在今年的2月9日 , 为了开发布会 , “星舰”又进行了第二次“合体” , 以便充当马斯克发表演讲时的背景 。 不过这次“合体” , 有一大突破 , 那就是不再使用利勃海尔的超级起重机 , 而是用刚刚组装好的“机甲酷斯拉”捕获臂 , 像筷子夹香肠一样 , 将“星舰”S20托举到“超重型”火箭B4的头顶 。
第二次星舰合体
发射塔、捕捉臂和星舰这次“合体”除了充当马斯克“星舰”发布会的背景道具之外 , 也进行了真正的堆叠演练 , 以全面测试“星舰”上下两个部分的接合能力 , 所以它在发射台上矗立了6天之久 , 直到2月14日才再次分离 , 各回各家 。 告别“快闪” 。
远看合体后的星舰第三次“合体” , 则是3月15日 , 相比前两次“合体” , 这回就低调多了 。 当天 , 像“筷子”一样的捕捉臂再次夹起“星舰”S20 , 与“超重型”火箭B4 进行堆叠演练 。 这次“合体” , 又有新的突破 , 首先是吊装过程仅用时半个小时 , 堆叠过程也仅用数十分钟 , 远超前两次的“合体”速度 , 表明“星舰”的发射台和捕捉臂已经堪用 , 至少在组装火箭方面 , 达到了原先的速度要求 。
星舰第三次合体其次 , 第三次“合体”的“星舰” , 冒出了白烟 , 实际上 , 这回SpaceX公司还进行了“星舰”燃料加注试验 , 启用快速断开/推进剂加注臂 , 以及轨道发射塔地面补给系统 。 “星舰”使用的燃料是低温液氧和液态甲烷 。 但是在加注演练的时候 , 一般采用超低温液氮或者液氮/液氧混合物来代替 , 以保证安全 。
这回冒烟了【美国两型登月火箭竞相亮相,星舰第三次合体,这回咋还冒烟了?】
推荐阅读
- 8年内中国首次载人登月?美重返月球:打开最后一个50年前的样本
- 又要带特斯拉上天?马斯克称7年后登陆火星:最终送百万人上去
- 30多亿年前,太阳比现在暗百分之25,为何那时的地球却比现在暖?
- 《鬼语者》如果你有坏情绪,把它揉成一团,扔到月球上去
- 月亮圆还是地球圆?太阳圆的匪夷所思,但这个星球比太阳还要圆
- 宇宙文明等级划分:人类处于0.75级,想达到一级文明还很漫长?
- 为彰显航天实力,NASA宣布重返月球,并计划建立一个基地
- 宇航服投入使用之前需要做什么样的准备
- 美巨型月球火箭两次推迟发射!最多容纳四个人,为何不载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