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作者:黎荔
近几年 , 一个接一个的天文发现引发轰动 , 从引力波到黑洞观测 , 从冥王星从九大行星中降级 , 到发现“另一颗地球” , 也即被命名为Kepler 452b的系外行星 , 这个至今为止发现的最接近地球的“孪生星球” , 有可能拥有大气层和流动水 。。
“地球脱单了:NASA发现了地球2.0 , 相似度0.98”!这个天文发现的确很令人振奋 。 虽然这颗行星距离地球1400光年 , 到达开普勒452b需要5亿多年 , 但Kepler-452b不管最终能否寻找到生命的痕迹 , 这于地球——我们定居其上的这个孤独美丽的蓝色星球而言 , 都是一件快慰人心的事情 。 人类的“星际移民”梦已经做了许多年 , 现在终于有了一个可以向往的“外星家园” , 或许N多年后 , 星际旅行会成现实 。 喂 , 喂 , 有人在家吗?(据说以后咱们可以串门了 , 真是太开心了~~~)头顶的星空 , 正在迅猛地改写地球人类未来的生存维度 。
美国未来学家阿?托夫勒曾在《第三次浪潮》中敏锐地指出:一系列新技术正在崛起 , 形成电子工业、航天工业、海洋工程、遗传工程四组相互关联的工业群 。 它们“将有大的发展趋势 , 并且很有可能成为第三次浪潮的工业骨干” 。 实践证实了托夫勒20世纪80年代的预测 。 21世纪伊始 , 托夫勒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说 , “第四次浪潮”将在可以预期的未来到来 , 届时 , 人类将考虑移民到太空中去 , 繁衍生息 。 人类正在从以信息革命为标志的“第三次浪潮”时代 , 过渡到以人类进入太空居住的“第四次浪潮”时代 。
所谓太空时代是指能够进行远距离星际旅行并且能进行星际殖民的时代 。 1957年10月4日 , 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前苏联“旅伴(Sputnik)”号发射升空 , “旅伴”号是人类历史上发射的第一颗绕地球轨道运行的人造卫星 。 它的成功发射对人类历史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 “旅伴”号点燃了世界上两个超级大国之间一场旨在胜对方一筹的危险游戏 , 刺激它们研发能够将人送上月球的技术 。 彼此间的竞争最终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太空时代的大门 。
“旅伴”号的发射让美国科学界陷入冷静思考当中 。 一整代的学生对天文学产生了兴趣;用于科学研究和教育的联邦资金也出现了大规模增长 , 目的便是能够与俄罗斯强大的科技实力并驾齐驱 。 1962年 ,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德克萨斯州的休斯顿建成了载人航天器中心 , 用于设计阿波罗飞船、训练航天员和控制载人飞行 。 1969年 , 美国人尼尔?阿姆斯壮在月球表面留下第一个人类脚印 。 在踏上月球的那一刻 , 阿姆斯壮留下了“这是我的一小步 , 但却是人类的一大步”这句名言 。
太空时代的到来标志着人类得以第一次完整地观察这个世界 。 从太空中拍摄的地球图片来看 , 它就像是一个“蓝色大理石” 。 看着这个“蓝色大理石”吧!我们无疑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地球是脆弱的 , 人类是单一的 。 其中一张类似的图片是“阿波罗17”号在1972年拍摄的 , 并成为历史上分发范围最为广泛的图片之一 。
太空是继陆地、海洋、大气层之后的人类活动的新领域 。 航天技术对人类社会的推动作用 , 包括卫星通信技术对建设信息高速公路和太空对地观测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贡献;也包括进入太空和开发太空资源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 以及太空探索对于深化人类对宇宙认识的作用 。 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历程表明 , 任何一次新的工业革命 , 无不以科学技术的重大发现为先导 。 当今世界有远见的专家都认为 , 太空将是下一次新工业革命的场所 。 航天技术除了继续最初就开始的军事角逐外 , 又在探索宇宙奥秘、开发太空资源、造福人类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 继陆地、海洋、天空之后 , 航天科学技术正把地球文明推向高远浩瀚的太空 。 爆炸的恒星、相互撞击的星系、不断“萎缩”的行星、异常“贪婪”的黑洞 , 各种令人惊异的天体现象正逐步展开在人们的视线里 。 随着我们可以用X射线、可见光和其它波长的电磁波频谱观测宇宙 , 我们越是深感宇宙之奥秘无穷 。 太空时代技术揭示了我们的宇宙是一个更为奇怪的世界 , 程度上远超过科学家之前的想象 。
推荐阅读
- 巨大的陨石可能撞击过火星海洋,引发了高达 120 米的海啸波
- 好奇号在火星上拍到“七彩祥云”
- 人类终将会移民火星,这种方法可以让冰冷的火星温暖起来!
- 玩笑开得可真大!这位宇航员被固定到空中,很可能会死掉!
- 麦克风能听到火星的声音吗?
- (地理知识):太阳系的八大行星
- 恐龙是怎么被发现的?
- 神舟十三号返回倒计时,神十四与神十五陆续发射,6人将同时在轨
- 外国人用中国太空空间站要付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