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拨拨游客远道而来 , 在富有诗意的茶乡山村休闲度假、吟诗作画 , 村民精神生活与经济收入日渐丰裕 , 幸福感与获得感日益提升 。
石垭村财经委员周会玲介绍 , 自从“六小”村落建设以来 , 村里文化设施齐全了、文化活动丰富了 , 县里的文艺志愿者们也经常到村里来组织大家开展活动 , 村民把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拍成小视频发到抖音平台 , 越来越多的外地游客看到了石垭村如诗如画的茶园风光 , 纷纷组团来到石垭“茶旅新村”打卡游玩 。
“六小”村落建设作为秭归县第四批湖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的特色内容 , 坚持培养基层创造力、发展文化生产力、增强文化软实力 , 构建更加健全完善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 让文化发展成果更好服务和惠及基层农民 , 助力乡村振兴 。
“文润乡土”种文化
3月14日 , 秭归县群众文艺社团编创培训班、文化志愿者编创培训班在秭归县文化馆同时开班 , 80多名来自县城城区的社会文艺团队骨干、编创人员集中接受为期一个月的群众文艺编创辅导培训 。 随后 , 他们将被选派到全县34个“六小”村落 , 开展“文润乡土”种文化服务 , 将政策法规、文化技能、文化服务、文化活动的种苗根植到基层 , 在村落落地生根 , 开花结果 。
汪洪银是秭归县泄滩乡柴家湾村退休的一名老支书 , 在之前的种文化培训中 , 他被下派的志愿者培养成一名“草根编剧” 。 自己边学边练 , 编创导演小品6件 , 诙谐幽默、接地气的节目 , 深受村落群众的喜爱 。 之后 , 他被群众选举成村落演出队队长 , 用他的话说 , 管着20多名“妇女婆婆” 。 汪洪银表示 , 以前县里剧团来送个戏 , 村委会大喇叭一声喊 , 赶紧从家里往村委会跑 , 刚跑到村委会 , 演出结束了 。 现在 , 我们自己编 , 自己演 , 演给自己看……
在郭家坝镇牛岭村 , 下派的文化志愿者结合当地的群众文化队伍 , 成功组建了牛岭村童庄河扭鼓戏剧团 。 郭家坝镇文化站负责人崔琴说:“通过‘六小’村落建设 , 我们有了自己的阵地 , 有了自己的灯光音响设备和队伍 , 通过‘文润乡土’ , 我们有了自己的编创人员 , 有了自编、自导、自演的节目 , 有了操作舞台灯光音响的专业技术人员……”
据秭归县文化馆馆长梅俊明介绍 , 自去年以来该馆“文润乡土”种文化服务累计建成“六小”文化建设示范村落60个 , 指导组建常驻的乡村群众文艺团体65家 , 累计培训农村文艺骨干、编创人员、专业技术人员1200多人 , 参与群众6900多人 。
2022年3月21日《中国文化报》
第4版刊发特别报道
《广东佛山:文旅消费券激发消费潜力》、
《广西多措并举提振文旅消费》、
《文润乡土:诗歌文化助力秭归文旅融合》
↓ ↓ ↓ ↓ ↓ ↓ ↓ ↓
记者:谭志红宾阳特约记者王永娟
责编:勾晓庆
推荐阅读
- 大理|【诚信大理】重拳整治旅游市场秩序 促进大理旅游健康发展
- 旅游业|用事实证明,地台不是徒有其表,国内跟日本应用在玄关,各个实用
- 旅游市场|平时出差、旅游、度假,你喜欢住什么样的酒店?
- 红河州|旅游“革命”,助推红河旅游高质量发展!
- 旅游市场|我国唯一建在水上的古镇,至今不通车不修桥,却成为知名旅游景点
- 旅游市场|仙迹桃花岛:花开正是好春光
- 旅游业|苗族的银饰漂亮便宜,为何导游不建议买?这些原因是关键